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中国之治”制度奥秘的辩证特质

2019-11-22 10:36:09 来源:  作者: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从而深刻揭示了《决定》具有的辩证思维、理论向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重要理论价值。

  坚持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在探索、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中国之治”制度奥秘的辩证特质

 

  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的主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前半程的历史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面向未来。聚焦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的主要任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一整套更加完备、更加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这是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制度奥秘和治理奥秘第一次进行全面总结和系统展示,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各方面必须坚持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第一完整深刻地论述和阐释,是对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第一次作出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可以说,《决定》彰显了我们党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总结历史,目的就是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顺应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着眼于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着眼于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思考并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可以说,这是历史交汇点上的伟大宣示。

  坚持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最需要的是保持定力,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大国治理必须要保持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切不可朝令夕改。如果缺乏足够的定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战略上摇摆不定,就容易随波逐流、进退失据,乃至丧失行动能力,错失发展机遇。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在当前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必须以强大的定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坚决守住,确保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是我们党推进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基本遵循。有定力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我们强调保持定力并不是要思维僵化、裹步不前,必须正确处理好变和不变的关系。《决定》提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相统一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制度优势。只有既坚持和巩固好,又完善和发展好,才能为我们党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有力保证。形象地说,就是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永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决定》突出守正创新,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既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也明确了各项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很好地统筹了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这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体现的正是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也是对“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作出的全面回答。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目标导向。《决定》郑重提出并向国内外宣示未来30年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对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安排。

  旗帜引领方向,目标指引未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既从实现总体目标倒推,厘清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破解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具体地说,《决定》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13个方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层面的具体展开,也是完善国家制度、发挥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切入点、聚焦点和着力点。

  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发现、筛选、研究、解决问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层动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决定》突出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专门提出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作出重要部署以解决制度执行缺乏的问题,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等。这都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生动体现。这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又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完善和发展什么”。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