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2022消费创新论坛在第二届消博会上成功举办

2022-07-27 17:01:08 来源: 中国社会新闻网 作者: 宣言
摘要:7月27日,作为第二届消博会的重要配套活动,2022消费创新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作为成果,论坛发布了《2022消费创新典型案例》以及《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报告》。

 7月27日,作为第二届消博会的重要配套活动,2022消费创新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作为成果,论坛发布了《2022消费创新典型案例》以及《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报告》。论坛由商务部国际商报社、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办,美团、大龙网、罗麦科技、澳优乳业协办。该论坛聚焦品质提升、数字智慧、绿色低碳、个性表达、业态融合等消费特点,着力打造成为消费政策的宣讲平台,消费领袖的发声平台,消费趋势的传播平台,消费时尚的引领平台。海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吴明月,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等嘉宾出席论坛并致辞,参加论坛的还有部分省市商务厅局和地市级领导、有关商协会和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美团、科大讯飞、大龙网、罗麦科技、澳优乳业等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士共200多人。

海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吴明月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抓好消费工作,对于海南稳住经济大盘意义重大,海南全力推进消费旅游岛建设,用好离岛免税政策,抓住海南自贸港、海南自贸试验区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发挥消博会平台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消费发展优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海南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消费恢复,当前消费韧劲继续增强,潜力逐步释放,海南消费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海南消费将在助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创新是消费升级的发动机和助推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阿里巴巴以科技发展和商业创新为引擎,充分发挥数字平台作用,探索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即时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助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释放新型消费增长潜力。一是丰富服务供给,在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产品选择的同时,激励企业在商品和服务质量上稳步提升。二是完善现代数字流通体系,把全方位、高效的物流履约服务能力和广大生产者的数字化供应链能力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消费体验。三是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座能力,通过积极开发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完善配套应用,助力传统行业数字化,推动消费创新升级。四是积极拓展数字化新场景新模式,通过积极探索智慧商圈建设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通过积极开展“数商兴农”支持县域商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董本洪宣布,阿里巴巴集团与20多个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发起“减碳友好行动”,聚焦“低碳商品”“低碳物流”“低碳营销”三个与消费品企业息息相关的场景,挖掘和构建消费领域的减碳场景,为消费者减碳习惯养成提供激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涛表示,当前消费发展呈现五大新趋势新特点:一是品质消费日益向全领域拓展,我国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加快从“有”到“好”迈进。二是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实物消费,2016-2019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年均增速为11.4%,高于商品消费5.9个百分点,其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6年的41.8%提高到2019年的45.9%,上升4.1个百分点。三是健康、安全、绿色的消费观念更深入人心,反映了居民对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四是城乡、区域之间消费落差明显缩小,近年来,我国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带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从2016年的近2.3倍逐年缩小到2019年的2.1倍,2020年进一步减小至2倍以内。五是特定群体对消费便利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伴随智能化终端普及,居民消费线上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鸿沟”问题也在日益凸显,老年人和老旧小区居民享受数字生活存在不便。他建议,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全面促进消费,具体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结合,二是短期应对与中长期制度建设的结合,三是促进消费与扩大就业的结合。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驻英国大使馆前公使街参赞金旭表示,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而且潜能仍然很大。我国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并且,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在GDP的比重不断加大。当前,疫情出现反复,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疲弱,加大内需拉动显得更为重要。他建议,从常规角度要采取五大举措刺激消费:一是发放消费券直接刺激消费,二是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三是控制物价合理上涨,四是适当考虑降低或减免企业相关税收,五是提高居民福利待遇。从更深层次看,需要采取两大举措激发消费潜能:一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需要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需要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表示,新模式和新业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智能产品质量安全亟待保障,新商业模式营销失范现象频发,利用新技术手段操控价格、设套牟利花样翻新,配套服务保障短板亟待补齐。对于在新消费领域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举措,他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全方位规范新消费领域健康发展,二是全流程提升企业软硬件建设,三是多方面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四是关注新消费领域中苗头性、普遍性问题。

阿里研究院新消费研究中心主任吕志彬表示,当前,消费需求快速提升,存在消费升级快于产业升级的现象,产生了结构性供需错配的问题,比如高品质、高附加值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等。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政策在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一方面消费方面要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另一方面产业方面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同时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这些举措推动了近五年来中国品牌竞争力改善,比如品牌产品占市场的份额显著提升,国潮现象加速了国货品牌复兴,中国品牌也在加快步伐迈向国际。在品牌创新的道路上,“数智+”可以帮助商家聚焦特定群体、产品迭代速度快、择优营销渠道,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表示,近五年来,人工智能经历了从技术顶天到产业立地的发展过程,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有着广阔应用方向,比如无人零售、智能客服、数字人直播带货、人机交互、精准营销、智能运营等,推动人工智能对消费创新的带动,需要以源头技术创新带动全局规划,以系统性创新打造行业级解决方案,以产业生态搭建让创新生生不息。

论坛上发布了《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报告》,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B2C)指数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天猫国际、阿里研究院三方合作研究,指数分为贸易规模、企业发展、市场需求、消费体验四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

从总指数来看,从2019年以来,RCEP区域跨境电商进口呈现逐浪上升,快速增长,周期变化三大特点,2019年-2021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3.2%,市场需求和消费体验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长期前景广阔。目前,虽然受疫情尤其奥密克戎影响增长短时受挫,低于2020年Q4的高点258.6,但2022年Q2为196,高于Q1的183。分项指数,从贸易规模来看,2022年Q2为356.5,远高于一季度的293.3,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而且数字贸易增速远超全量贸易;从企业发展来看,2019年-2021年年均增速达到43.8%,2022年Q2为307.9,高于Q1的290.1,而且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增强;从市场需求看,2022年Q2为146.2,远高于Q1的81.7,从往年来看,季节波动性明显,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需求最高,从平均订单数和客单价来看,品牌粘度在上升;从消费体验看,虽然整体在持续优化,但受新冠肺炎疫情阻碍跨境物流的影响比较明显,2022年Q2为71,相比Q1的133大幅下降,2019年以来的高位出现在2019年Q1的177.4。

阿里巴巴B2C零售事业群副总裁王浩洋表示,通过指数分析,总体来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RCEP区域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在与全国经济走势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叠加了电商的季节性特点,逐浪上升,发展快于整体贸易和区域一般贸易进口,展现出勃勃生机。二是疫情对于区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以及中国市场对区域国家商品的需求影响均较小,体现出行业韧性。三是疫情对消费体验影响较大,但区域品牌认知度上升、粘性增强,短期疫情影响不改变长期发展前景。报告建议,进一步优化跨境零售进口清单、额度、准入等政策,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作用,推动区域合作潜力更大释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所长李博洋表示,消费品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消费品工业涉及衣食居用行、育教医康养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十八大以来,我国消费品工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创新驱动产业基础、产业链韧性明显增强。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力以赴抗疫保供。三是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支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战略。当前,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以数字技术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挥我国消费领域海量数据优势,转化为新动能,供给侧与需求侧协调发展机遇,推出更多新品、精品和名品,引导形成健康和可持续的消费价值取向,为消费品工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数字化助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个方面10项任务,以数字赋能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为数字贸易产业产业服务商,大龙网创始人、董事长冯剑峰表示,大龙网总的发展方向是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帮助中国商品、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构建拥有话语权的渠道,打造数字化渠道,并与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合作,形成垂直品类的全球品牌供应链,以优质的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促进全球消费创新升级。得益于遍布全国97个城市的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基地,以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渠道网络相互联动,大龙网在数字贸易推动消费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以跨境电商作为抓手,依托两国双园,向国内和海外两大主体总结形成了品牌赋能、金融赋能、渠道赋能、运营赋能四大赋能数字贸易产业服务体系,推动消费创新。

美团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琳表示,当前,服务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叠加,业态加速融合,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深入发展。在数字化背景下,生活服务消费正呈现出六大新特征:一是“指尖生活”点燃“宅经济”消费新引擎,二是“情绪消费”成为都市消费新刚需,三是“颜值经济”焕发服务消费新动能,四是“养生保健”成为未来服务消费的重要风口,五是“预约消费”成为社会消费新习惯,六是多类型新业态催生“新型消费”。以美团的业务板块为例,外卖业务伴随家庭餐饮生产的社会化而兴起,即时零售业务是从餐饮外卖到“万物到家”演变的必然趋势,社区电商业务是下沉市场零售服务消费的新探索,数字化加速重塑生活服务新消费,推动着到店消费、到店综合、文旅消费等更多业务创新,这些都是顺应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大趋势的结果。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赖阳表示,当前,中国正加快进入“云消费”时代,消费突破时空和渠道障碍,呈现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的趋势,一场以零售革命为先导的全产业革命已经开启,传统商业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资源将加快实现平台化整合。具体而言,“云消费”时代,消费创新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消费者更注重充分享受消费过程的乐趣,从商品消费向非商品消费拓展,从功能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呈现出追求品质品牌、社交、多元化悦己等特征。这要求商家通过设计与创意占据生态链顶点,通过文化创意附加值提升商业竞争力。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消费升级,商家要从经营商品向经营生活方式转变。消费者从目的性消费向随机、随意消费转变,这要求实体门店从坪效导向、品牌导向向消费体验导向转型,从品牌销售向品牌体验拓展,购物中心向体验中心转变,商业街区向时尚、品牌、艺术、沉浸升华,城市要构建友好型消费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兼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秘书处主任黄粤涛表示,从高效消费市场来看,当前对日化消费品、餐饮娱乐、教育培训、运动健身、平台应用、数码3C等产品需求比较大,校园消费呈现人口基数大且集中、消费规模大、消费生态、场景、模式升级等特征。当前,校园消费行为呈现新特征:便捷高效式消费、超前消费、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追求性价比,对校园后勤高质量发展和校园市场场景提出了新要求,智能便捷、节能减排、价廉物美成为校园消费创新的新趋势。

论坛发布了《2022消费创新典型案例》,该案例由国际商报遴选和编写,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消费创新故事交流经验、汇集感悟,解读消费创新趋势,为消费企业发声。案例聚焦当前消费呈现出的品质提升、数字智慧、绿色低碳、个性表达、业态融合等重要特征,遴选了34家企业,涵盖传统零售、新零售、老字号以及美妆、健康、酒、农产品、体育、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或行业。案例介绍了消费创新理念、实践和做法,有利于为企业开展消费创新提供更多经验借鉴,加速企业消费创新步伐,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由商务部研究院消费流通研究所所长董超主持,多点DMALL数字零售研究院院长张先振、多特瑞副总裁谢喆、澳优乳业中国区副总裁戴智勇、IAM大中华区总裁廖成键、以岭国际贸易总经理孙学非、惠农网联合创始人邓武杰、福鼎市磻溪镇党委书记林修东等多名业内人士围绕消费创新进行探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