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初随着武汉封城的一声令下,一场看不到敌人却八面埋伏,没有硝烟却刀光剑影的战斗正式打响。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戴上了口罩,关闭了门户,全国14人亿一股脑儿因动物被成功关进了房子里!在信仰错乱、敬畏心缺失的今天,当乖乖地在家呆着,并趁此机会面壁思过,为自己和整个社会做一次最为彻底的反省!
反省并不是否定过去,并不是否定成绩,并不是无病呻吟。曾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非常重要,如果有机会集体反省尤其重要。今天,就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次反省吧!
危难之时彰显人性之美
一、浮躁之风下我们应作何反省?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起来;但这似乎并不值得我们庆幸,人们会发现现在的幸福指数不比过去高,相反,人的贪婪本性却被提高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奔腾不息也许是生活的常态,但打鸡血般不断加足的马力让我们渐渐迷失了方向。信仰错乱、物质至上、精神贫乏、急功近利、贪慕虚荣,社会吹拂着一片浮躁之风。
浮躁之风首先表现为人的心难以静下来。比如,很多人已没有耐心读长段文字了,更别说读全书。于是微时代催生了,微博、微信、微课、微视频、微电影……怎一个“微”字了得?后来,人们甚至连看文字的耐心也没有了,于是,抖音、快手、火山大行其道。现在,人们干脆连眼睛都懒得看一下屏幕了,于是,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应运而生。
微时代带来的是便利也是挑战
浮躁之风表现在人的惰性被得到无限满足。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断取代人的劳动功能,凡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便利总会有人为其开发工具,无所不用其及。手机好像懒人手中的魔法棒无所不能,收付款、乘车、购物、吃饭、聊天、替人送花、替人道歉等等,都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不知道这样永无休止下去是好是坏。可以想象,在这种欲望的牵引下,最终可实现人躺在床上就能完成所有工作,解决所有需求。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就应了霍金的预言:人工智能将摧毁人类。
浮躁之风还表现在易怒易狂。现在有很多人似乎不会好好说话了,动不动抬高嗓门、动不动在网上喷人。现在的人也似乎不会听话了,没有倾听习惯,往往“言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现在有很多人脾气坏了,常因口角致矛盾升级,甚至大打出手,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路怒症。许多人因此酿成悲剧。最近的疫情要求居家隔离,少走动,戴口罩,量体温。可有的人不在外面走走脚板发痒,一遇人阻拦那个火气硬是大。有的人不惜冒着身限囹圄或生命危险的后果与执勤人员发生冲突,而且这种现象还不在少数。广东有位女士拒不接受检查,一怒之下转身翻过身旁河岸栏杆,让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人落于水中。最后,工作人员花了很大功夫才把她救上岸。很多网友气愤地说,在这个时候还来添乱,干脆成全她好了。
这一次疫情的爆发让全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于是乎,穿梭的飞机、奔驰的列车、涌动的人群瞬间停息了下来。酒桌上的觥筹交错、麻将馆的烟雾缭绕、茶馆里的评头品足,包括生意场上的忙忙碌碌,一切都复归平静。全国14人亿一股脑儿因动物被成功关进了房子里。在信仰错乱、敬畏心缺失的今天,当乖乖地在家呆着,并趁此机会面壁思过,为自己和整个社会做一次最为彻底的反省:
改变和进步是从每一次思考开始的
我们是不是太贪馋,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吃出冠状病毒来?
我们是不是太过注重虚荣,追求物质、名利、私欲?
我们是不是一切追求速成,激素、催化剂、大棚蔬菜?
我们是不是不把环境当回事,肆意排放、豪取资源、滥用化学品?
我们是不是太不把自己当回事,拼命工作、全民低头族、打乱生物钟?
我们是不是该静以修身,静下心来、捧起书来、摒弃浮躁?
我们是不是该俭以养德,少一些豪宅雕栏、少一些金镂玉饰?
我们是不是该舍弃一些累赘,微信群删除80%、APP删除80%、文山会海减少50%?
我们是不是该提倡绿色环保,汽车少跑一趟、自行车多骑一骑、步行多走一走?
我们是不是该放下杯箸,少一些山珍海味、少一些玉液琼浆、杜绝一切野味?
我们是不是该让教育回归本来,解散高考工厂、取消名校、不攀分数?
我们是不是该正确认识中医,多一些“治未病”、多一些砭针炙药、少一些挂水开刀?
……
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反思,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停下来看一看再出发!大灾之后,痛定思痛。在这回春大地的季节,让春风来得快一些吧!好吹散这一股浮躁之风,回归真实、从容、淡定的民风!
二、关于敬畏心的教育
记得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不要用手指指月亮,否则,在晚上睡着了的时候月亮会剪掉你的耳朵,那时候如有小朋友无意间用手指月亮时就会有人下意识制止他;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在告诉我们要敬畏天。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不要把幼小的树苗拦腰折断,否则会折寿,当我在无意间要毁坏树木时会马上停下手;后来才知道这是在告诉我们要敬畏地。小时候当看到带有文字的废纸时,妈妈告诉我要拿去烧掉,并把灰烬倒在水井旁的干净处;后来才知道这是告诉我们要敬畏文字,敬畏古圣先贤。小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都保留着一个传统,家里做了好吃的,妈妈总会让我们为逝去的长辈和祖宗摆上碗筷让他们吃过了才能动筷子;每逢过年和七月半要向祖宗磕头作揖、烧纸敬香、摆放祭品;后来才知道这是告诉我们要敬畏祖宗。小时候总能看到村里每家的堂屋都摆放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那时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照着父母的样经常在牌位前拜一拜;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敬畏天地、国家、父母、师长。这是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这是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于培养我们的敬畏心,可惜当今社会已消失殆尽了!在失去敬畏心的教育的今天,人们似乎变得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了。
浩瀚莫测的宇宙有很多未知等待人类去探索
这次新冠病毒据说与非典一样都是祸从口入,是人捕杀野生动物所致。现在的人什么都吃,什么都敢吃,什么蚂蚁、蚂蚱、蝉蛹……什么狸猫、竹鼠、蝙蝠……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但食者却大快朵颐。这些野生动物是自然之灵,本应与人一样和谐共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即此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自恃聪明冠盖,可以主宰万物。殊不知,在“道”的面前,在自然面前,人类渺小得如一粒尘埃;在地震、蝗灾、旱涝等自然灾害面前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今年发生在世界各地如澳洲山火、非洲蝗灾、美国流感和中国当前的新冠疫情让整个世界顿感措手不及,尤其是受灾地区的人民更是忧心忡忡,无力无助。细究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古语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这次新型传染病的发生,一定意义上,就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因此,保护生态,敬畏自然已刻不容缓。其实,不但要敬畏自然,而且还要敬畏天地宇宙、敬畏祖宗圣贤、敬畏父母长辈、敬畏法律乡俗。即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怀着一颗敬畏心,知道自然的无穷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是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了这颗敬畏心,才能让我们形成高度自觉,才不敢肆意妄为。因此,在公民道德教育的同时,对敬畏心的教育在当今乃当务之急。
三、“掉书袋”的可爱与必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魅力无限的古诗词犹如一颗颗珍珠闪烁其中。用诗词表达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能够触动人心,易于传播。“剑外传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诂名学霸王”……这些慷慨激昂的诗句是作者家国情怀的最好表达,以至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不朽诗篇。这次疫情也激发了很多诗词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他们用特有的方式向前线战士加油助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朋友在慷慨相助的同时,在捐赠物资包装箱上贴出的一句句暖心诗句而引起的广泛关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君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句言简意赅、意境深远、饱含情意的诗句着实让人暖流直涌,在这雪中送炭之际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富山县向辽宁捐赠物资时,定居在富山县的中国姑娘孙肖特地原创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日本第五次包机捐赠物资时,日本驻华大使馆也趁此热劲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同舟渡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这些古味十足,却意蕴深远的词句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日本捐赠物资包装箱上的暖心诗句
当时许多网友据此与国内的白开水式的口号相比进行了反思,台湾作家龙应台也在社交网络发文称:“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你只会喊‘武汉加油’?”她认为,这个原因在于“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虽然后来环球网记者采访证实这些诗并非完全出于日本人之手,而是在日的中国人想出来的。但这还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什么在日本捐赠物资上能出现这些高雅的留言,而在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国本土没有?为什么在日的中国人能想出这样的诗句来,而国内还是惯用“武汉加油”?这还是应了龙应台的话:集体心灵贫乏。
新文化运动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被渐渐稀释;相反,在日本、韩国、台湾、马来西亚、海外华人聚集区的中华传统文化却保留得相对较好。有很多国人已数典忘祖了,他们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动辄给传统文化扣上“古董”、“封建”的帽子。这次日本捐赠物资留言诗词的热议并非是“掉书袋”,相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当前中国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以去粗取精的精神,结合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民加以重视,形势就会慢慢好起来。当我这篇文章即将完稿时忽然看到一则新闻。日本国内新冠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紧急向日本赠送了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广大网友热议,这次我们将如何用诗词回赠日本朋友呢?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回答记者问时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句诗表达了中国人知恩图报,投桃报李的优良品质,引用得十分贴切,相信两国这次捐赠物资时的诗歌美谈一定会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催化剂!
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疫情之初随着武汉封城的一声令下,一场看不到敌人却八面埋伏,没有硝烟却刀光剑影的战斗正式打响。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戴上了口罩,关闭了门户,有人调侃道:在家躺着就是为国家做贡献。除夕夜,全国各地多支支援部队的白衣天使们来不及吃上一口年夜饭,趁着茫茫夜色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还没放稳行李便匆匆上了前线,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长时间、超负荷奋战在疫情抗击的第一线;既治病,又治心。令人悲痛的是,众多医护人员不幸被感染,有的甚至永远倒在了战场上。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得知自己确诊后,他挨个打电话给每一个接触过的同事,逐一询问大家是否健康。他说,万一别人有事,他会很愧疚;住院治疗期间,他多次拒绝同在抗疫最前线的妻子的照顾,还留下医疗预嘱:“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最终他没能逃过病毒的魔掌。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银华,为抗击疫情推迟婚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让躺在他办公室抽屉里的请柬永远都发不出去了。此外,患者身上也闪耀着善良的光芒,肖贤友在生命垂危之际写下了一行歪歪扭扭的遗言——“把我的遗体捐国家”。尤其是,专家团队在关键时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一直为疫情奔波劳顿。他们情系百姓和国家前途,钟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数度哽咽,李兰娟院士在此危难时更是语重心长:“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后方支援也热火朝天,各地纷纷捐款捐物,涌现出不少感人事迹。卖菜老农骑车数十里将自己种的新鲜蔬菜送给医生;拾荒老人捐出全部积蓄;导游在国外采购防护服运回国内;很多国家纷纷解囊相助; 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来问候和祝福。这次疫情触发了人之恻隐,唤醒了人间温情,彰显了人性之善。举国上下,流淌出一泓泓温情脉脉的爱的暖流,写下了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歌。
彭银华医生未发出去的婚礼邀请函
然而,疫情又像照妖镜,把一部分明哲保身、人人自危、自私自利的人照了出来。有人视武汉人和湖北人为洪水猛兽,避之而不及;有人把从武汉返乡居民的房门用钢管焊死;有人在从疫区返回的住户房前拉上歧视性横幅;福建一感染者被冠以“毒王”的称号;在湖北居住的四川人一家三口在日本登机时被同胞拒绝同机而丢弃在异国的停机坪上;有人怕自己被隔离而隐瞒自己的疫区行程致多人感染,百余人隔离;有人趁此国难当头抬高物价、囤积防护物资;有人公然抗拒隔离,甚至袭击执勤人员。更有甚者,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一名基层领导,身为患者,不但不感激医护人员的救治,还对护士颐指气使,无端训斥。这些丑态层出不穷,每每看到类似报道如鲠在喉。这些人冷漠无情、良知尽失,折射出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
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理解一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虽然这句话有多种释义,但结合这次疫情来讲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人心就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道心就是人的良知。趋利避害往往是很危险的,它不但不能保护好自己,反而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糟糕的环境,最终殃及他人。人的良知在趋利避害的欲望面前往往是很微弱的,因此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这次疫情中,前面提到的为疫情动恻隐之心,为疫情做出或大或小贡献的所有人的心可称为道心,而那些趋利避害的人所表现出来就是人心。我们会发现,趋利避害的人往往占绝大多数,这些人在疫情面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得极其冷漠。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是要修炼自己的人心和道心,要使二者“允执厥中”,永远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炼人心和道心呢?这就是中国老祖宗一直强调的“修身”。受篇幅所限只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几乎都与“修身”二字有关。那么,又如何修身呢?《大学》中同样告诉了我们方法和次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心者,先诚其意;欲诚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认为最好的修身途径就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四个点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到达的方向,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是到达的路径。“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无日三省吾身”,每个人当从内心开始,反求诸己,念念为人。归根结蒂就是一种严格自律和高度自觉,当每个人都把修身当成一种自觉时道心的力量就非常强大,则社会可和谐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