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水文化发展过程中,自清朝开始,科学治水理念开始萌芽(主要表现是朱轼的“水柜法”和林则徐的“坎儿井”)。但是,在几千年的治水历史过程中,怎么借助自然之水经营人生,怎样做好文章,经营好水产业,壮大好水经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朝末年的王同春,他是我国最早经营水经济的先驱者、成功者。桀骜不驯的黄河之水成为他发展水经济的廉价资源,成就了他既悲壮有光辉的人生。大家看看的发展足迹。
一、看中水的利好,借钱入股开挖辫子渠。王同春生于1852年,卒于1925年,俗名瞎进财,字浚川,邢台县东石门村人,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经营者。王同春5岁时,因感染水痘病,一目失明。7岁读私塾,由于家境贫困,仅读半年即失学。跟随父去塞外谋生,辗转于宁夏磴口(今阿拉善盟阿左旗巴音木仁苏木驻地,是黄河东西交通重要渡口一带)。到磴口第5年,王同春离开了叔父的皮匠铺,到后套东部地商郭大义手下当了一名渠工。1873年,郭大义决定对新短辫子渠进行疏浚和改造,王同春看到这是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便向万德源、万太公、郭大义三人借款,一起投资辫子渠。不到一年,新短辫子渠挖成了。王同春获得了大片土地的租赁权和人生的第一桶金。由原来的衣不蔽体、饭不饱肚一跃而为殷实之家。
二、看中土地的重要,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王同春知道,经营水资源,离不开土地,他在指挥开挖辫子渠的同时,到处查找没有土地归属的“黑土地”,他可以用少量的资金通过蒙古公王得到这些土地,最终他找到了后套“三不管”(朝廷不管、蒙古王公不管、地方政府不管)的空白地带—隆兴长(今五原县城驻地,在当时地图上并不存在)。这样,这里约三千多亩土地划归到他的名下。有了土地还不行,还得有人力,他又收留了上千名青壮劳力,同时又从蒙古族王公手中租到了大片耕地。1882年,王同春觉得凭自己人力、物力可以单独开挖灌渠了,就从郭大义处分离出来。他雄心勃勃,决定从黄河直接开口,挖一条贯穿后套腹地的大渠。这时,他又发觉这么大的工程,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吃喝拉撒要地方,后勤保障要跟上,开凿工具要配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花了2个多月寻找开挖黄河立足的“大本营”。机遇往往似乎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果然有个叫“兴隆长”的商号准备盘出去,他按耐内心的喜悦,三下五除二买断了当时的“隆兴长”,在其旧址上重新建房,并迅速盘活资产,搞活经营。那时,他的“兴隆长”商号经营项目达200多种,养殖牧场,南北日杂、酿酒制醋、烧陶炼铁、漕运修造,应有尽有。不久,他的“隆兴长”商号便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垄断了后套商品市场。“兴隆长”成了后河套非常繁荣的集镇,后来连五原县治也迁来此处。
有史料记载,从同治到光绪年间,王同春独立投资开渠5条:刚济渠、丰济渠、灶河渠、沙河渠、义和渠,又与人合伙开渠3条: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这就是清末后套的“八大干渠”。在此基础上,他还挖通了270多条支渠和无数条小渠。经过修挖和调整,“八大干渠”到民国时期发展成为“十大干渠”。王同春在后套开渠总长达到4000多公里,可浇灌土地110多万亩。成了富甲一方、名噪一时的富商大贾。开渠的灌溉之利,加上“兴隆长”的各种生意,王同春已经成为后套经营水经济的特大“董事长”。
三、顺应政府需求,不惜家财支持地方治水。光绪三十年后,后套地区已是渠道纵横,田畴相连,桑麻遍野的膏腴之乡。据光绪三十年统计,王同春拥有田地上万顷,自设牛犋27处,一年可收粮20余万石。1891年(光绪17年)、1899年(光绪25年)、1900年(光绪26年)、1902年(光绪28年),晋、察、冀、陕等省先后大旱,他四次共调出粮食9.5万余石到各省救灾。
1903年,清政府搞“移民实边”,迫令王同春将所属之农田、灌渠交给清朝政府。王同春不顺应政府,将数十年所凿渠道和所置田产一并交给官府。得到官方赏银1.5万两。
十九世纪初叶,王同春的水经济受到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长张謇及地理学家张相文等人的重视。1914年—1915年,王同春随张謇等和美国、比利时的两名工程师南下视察淮河。其治水观念得到外籍工程师的肯定,受到张謇等人的重用。其后多年,王同春受邀各地地方政府治水,先后有邢台、朔县,应县等地政府聘请他为治水顾问,指导开渠筑坝,兴水创业。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王同春先后与冯玉祥、石友三合作,经营水利,获得了一定的成绩。1925 年农历6月28,王同春为开挖新渠只身跳入黄河勘察昏厥在水中,等渠工把他抬出水面,74 岁的王同春已经去世。后来他的小儿子王喆继承父业,继续维持、完善后套水利工程。
纵观王同春的一生,可以说是他以黄河之水,经营黄河、经营河套、富足自己、图报国家、影响他人的一生。是黄河之水成就了他,他是我国经营水利的先驱者、奉献者。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水是人类最好的资源,你亲它用它,它就会带给你带来无限利好,使你左右逢源,心想事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