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民生 > 农业

四川梓潼:高位统筹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农田建设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2022-01-14 13:43:20 来源:  作者:
摘要: “耕地保护要求非常明确,18亿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中央强调粮食生产掷地有声。2019年以来,四川梓潼县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

 “耕地保护要求非常明确,18亿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中央强调粮食生产掷地有声。2019年以来,四川梓潼县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为目标,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统筹协调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促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有效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据介绍,四川梓潼自古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农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2019年以来,梓潼县投入财政资金2.44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竣工建成高标准农田4.9万亩,成功创建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先后荣获全国产油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县、天府菜油基地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等殊荣。梓潼县高位统筹项目管理,扎实推进了农田建设全方位保障了粮食安全。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实现项目推进系统化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有机衔接,谋划布局7个高标准农田示范片、19个现代农业园区。精心编制实施方案,充分满足土地规模流转、产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等方面需要,打破村组界限,建设地点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建设”。坚持“三进三出、三级审查”原则,广纳民意,充分考虑武引工程、大小水库、河流河道等现有水源条件,统筹兼顾灌区、流域、产业,精心设计工程项目,提升方案的科学性。以规范建设为抓手,印发《梓潼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农田建设部门职能职责,确立“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名部门领导负责、一套班子落实、一个具体方案实施”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确保方案有序推进。设立农业综合开发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6名,提供技术服务,专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定期组织召开调度工作会议,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以长效管护为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项目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采用专业监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第三方检测人员、村民义务监督员协调配合的“四位一体”监管方法,全程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制定出台《梓潼县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梓潼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建立“一查二报三管四护”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合同、细化管护措施,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行“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共享共管模式,落实管护人员152名,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防止了耕地“非粮化”。

统筹政府、国企、社会三方力量,实现资金投入多元化

强化财政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原则,通过申请地方政府债券、统筹涉农资金、用好占补平衡指标节约收益和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等方式,集中力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三年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每亩超过1500元。支持国有企业投入,通过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采取企业自筹、银行融资等方式,鼓励梓昌公司等国有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建设农业生产基地、配套畜禽粪污处理系统末级灌排管网(渠系)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投入资金1.5亿元,实现国有资产收益4300万元,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及运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自主转包、租赁承包、入股经营等方式,促进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流转,三年共吸引30余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0个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建设运营,累计撬动社会资本3.3亿元。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

注重生产效益,分类推进田型调整、坡改梯、小并大、旱改水,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宜机化良田;与川农等院校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实验,实现良田配良种、良法育良田;通过“农合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弄模式,三年累计新增耕地972亩,项目区粮食亩产提高160斤、人均增收500元。建立“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耕、种、管、收、加、贮、销全流程保姆式全托管和半托管,项目区和田型调整区土地流转率达到82%、100%,农业机械化率达90.49%,受益人口7万余人,真正做到了“建一片、带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注重生活效益,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一体化推进项目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交通网、供水网、灌溉网,三年共新改建池塘堰坝96口、渠系80.4公里、提灌站14座等引蓄水源,使生产灌溉与群众生活“一水两用”;整治作业道路87.1公里,使生产路与村庄道路“一路两用”,营造农田防护林与发展林果经济相结合,使服务生产与美化环境“一树两用”。注重生态效益,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实现村庄变景点、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在项目区打造乡村旅游节点10个、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52个。开展耕地质量评价,树立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建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8个,布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点156个,动态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推广绿色防控、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粮油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梓潼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主任徐长生说:“我们一定按照中央的指示要求,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耕地综合产能,为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作出更多梓潼贡献。”(黄仕伦)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