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民生 > 文化

话说窑湾夜猫集

2020-06-05 15:08:04 来源:  作者:
摘要: 霞光映古镇 窑湾雨巷

霞光映古镇.jpg

                                                                                          霞光映古镇

窑湾雨巷.jpg

                                            窑湾雨巷

悠悠古镇.jpg

                                             悠悠古镇

雨缥缈看窑湾.jpg

                                    雨缥缈看窑湾

繁忙的大运河畔.jpg

                                                  雨缥缈看窑湾

山西会馆内的千年古槐.jpg

                           山西会馆内的千年古槐

  江苏新沂市窑湾的早市——夜猫集,在苏北闻名遐迩。有段顺口溜描述道: “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待到日出东方明,大街小巷冷清清。”形象地反映了窑湾夜猫集的特色和集市热闹繁荣的景象。伴着曙色逛窑湾,赶夜猫集,抚今追昔,思绪万千。

 

 

 

 

 

 

 

 

 

窑湾夜猫集的形成与窑湾独特的区位和京杭大运河漕运密切相关。窑湾原来是沂河上的古镇。京杭大运河经窑湾的这段,称中运河,中运河东南起淮安,西北到台儿庄,全长186公里。中运河开凿后,窑湾成了沂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骆马湖成湖后,窑湾除东北一角临陆外,其它均被水环绕。中运河通航后,窑湾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畔的一处水运要津。

南北运河航道水况不同,窑湾以南运河航道比较宽深,适合大吨位的运输船航运;窑湾以北运河航道比较窄浅,适合吨位较小的船只航行。南来北往的船民便看好了窑湾这块风水宝地,把窑湾作为他们停泊和货物中转的最佳港湾。不仅过往的官船民船喜欢在这里停靠,陆运商贩也都喜欢在这里停留。由于水运限制,过往船只只能在白天靠风帆和纤夫驱动航行,夜晚停靠码头后,让装卸行的脚夫们装卸货物,完工后,时间也到了半夜左右。装卸工们赚钱后要到集市上吃喝购物,船民们要到集市上购买航行期间所需的生活用品,准备天明启航。因此,窑湾及周边地区的商贩、本地的农户、渔民和集市上居住的商民都看好这个商机,半夜三更便不约而同地上街做各种小生意,街市上经营商品的店铺也开门迎客,应市而起的餐饮、洗浴、客栈等也都大声吆喝着招揽生意,还有打拳卖艺的、说书唱戏的、耍猴演杂技的等江湖艺人也设场营生。集市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各取所需,自由交易。这种早市集的形成是窑湾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夜间赶集做买卖,销售自家产品,再买回家庭所需物品,又不耽误白天农时劳作,可谓一举三得。

窑湾依水立镇,水赋予窑湾以灵气。千年大运河漕运的风帆和哨工的号子推动了窑湾的振兴和繁荣。窑湾于唐朝初年建镇,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历史变迁,到清末民初,已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商贸重镇,国内外商贾云集。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镇上常住人口3.5万人以上,流动人口1.5万人以上。“苏北小上海”之称。《邳志补》记述: "窑湾邳宿错壤,绾毂津要,一巨镇也。昔日漕艘停泊,帆樯林立,通圜带阓,百货殷赈。幸使过客之往来,或舟或车,胥宿顿焉,繁富甲两邑,大腹贾辇金而腰玉,依市之女弹筝砧屣,有镇余风。″据统计,当时有来自世界上十多个国家100多位商人和传教士在此经商传教,设商号、建教堂;有来自全国十八个省的商人在此筑店经营,成立商会。影响较大的企业有中美合资美孚石油公司、中美合资亚细亚石油公司、中法合资五洋百货公司、中英合资鸡蛋清厂等。镇上的标志建筑——天主教堂(亦称圣殿或圣堂),是由西方国家天主教会兴建的,是欧洲哥特式建筑,宏伟壮观。整个建筑群占地1.8万多平方米,楼房馆所共200多间。天主教堂下面建有地下宫殿。天主教堂大殿达680多平米,可容千余人聚会。大殿四梁八柱,雕梁画栋,青砖小瓦,飞檐翅角,别具一格。殿高达十五米,三尖楼高达二十米,上立三尖十字架,为窑湾镇最高的建筑标志,隔河十里都能清楚看见。市面上出售的洋烟洋火洋油等洋货都是泊来品。国内的商客先后在集市建起了江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微、福建、苏镇八省商会馆和四家粮行、十三家钱庄、十九家布店,东街西街建有两处当典和十多处商务办事处。两家当典的银票可在全国十八个省的定点钱庄兑换现银。仅两条主街上就建有门面商铺360多家,还有本地商民经营的九家糟坊、十多家从亊饮食品酿制作坊。窑湾绿豆烧酒,在乾隆年间被选为"宫庭御酒″;窑湾甜油、云片桂花糕、小脆子等特产堪称地方一绝,畅销海内外。

窑湾集市建设独具特色。小桥流水人家,曲街大院幽巷。镇内十多条街巷靑石铺道,纵横相连,曲径通幽,总长5000多米。东西、南北两条主街的店铺,多为明清时期走廊式楼房建筑,清一色靑砖小瓦,檐牙相接,长檐出厦,长廊立柱,雕梁画栋,鳞次栉比,呈现出"街头对窗能碰杯,街心置桌可对弈"之景观。在南北和东西主街道的交接处建有精致典雅的过街楼,以贯通曲街,装点秀色。有诗描绘:"西由街心又转南,檐牙相接一线天。市招飘摇遮晴日,无怪行人肩並肩。″沿街建筑多为"前店后宅″模式,居住楼以库房箱房连接,多为二进三进的深宅大院。

集镇的围城建设蔚为壮观。东南西北设立四门,筑建城堡炮楼,高达十五米,四围砖石城墙高达八米。并在城墙十米外开挖护城河。四门镶匾,分别为"东望于海、南瞰淮泗、西顾彭城、北瞻泰岱″。有诗描述四门景致道:“东门外延有人家,小桥流水赛江南。家畜家禽设市场,猪马牛羊讲价钱。南门前河一条街,活鱼虾蟹蔬果鮮。还有游乐大戏场,由挑由捡任你观。西门外延金沙滩,运河风光美无限。千帆归来号声脆,夕阳西下落巨山。北门后河连沂河,各种馆栈肩挨肩。吃喝嫖赌皆有所,买醉问柳乐忘返。”据统计,窑湾集市四围建有各种馆店二百余家,仅后河街就有客栈、澡堂、茶馆、酒店三十余家,艺妓院十八家,大烟馆二十多家,市井繁华可见一斑。此外还有十三所寺、庙、庵、堂分布围城河两岸,烟火旺盛,朝拜人群不断……

昔日窑湾的集镇虽然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创造了“黄金水道金三角”的奢华,但在这繁华的背后却存在资本运作下的特质,贫富差异大,黄赌毒泛滥,到处物欲横流……广大劳动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十家没有一家田,生计全靠当天钱″,是装卸搬运工的生活写照;"小巷深宅困昼永,几声叫卖破寂寥",是对小商小贩们生活艰辛的描述……特别是战乱时期兵灾,几乎让窑湾这座名镇彻底摧毁。窑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龙争虎斗无休止,刀光剑影心胆寒,战火硝弥漫历史的巷道。早在楚汉相争时期,这里就是古战场,是楚霸王屯兵之地。东汉末年,曹操兵犯下邳,关云长与曹军大战窑湾,因寡不敌众,兵退四十里被困古邳土山,方有"关公降汉不降曹、约三事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南宋时金兵入侵,宋师南渡,在窑湾街市西北角老沂河口设阵大败金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西北军将领张华棠率部进驻窑湾,写下《驻项王故里》诗:“丈夫当如是,国耻应能洗。目的若不达,奋斗必到底!”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赵存祯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日军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痛斥日本鬼子犯我中华烧杀抢掠罪行,最后在窑湾东门外英勇就义。在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首战——窑湾战斗中,窑湾人民全力支前,配合我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敌军第63军1.5万余人。长期的战乱给窑湾镇商贸业带来了极大的创伤,特别是日军侵华的铁蹄几乎踏碎了窑湾集市的历史辉煌。1938年底,在窑湾经营的国内外商人听说日军要攻打窑湾后,便将可带资产装船逃往各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上海等城市都有以“窑湾街”“窑湾巷”“窑湾码头”等命名的街、巷、码头名称。1939年2月,日本鬼子攻占窑湾后,将所有的会馆、商铺劫掠一空,窑湾的商贸业从此日渐潇条。到解放前夕,仅存铁木业、酒业、甜油酱园店等手工作坊。

解放后,窑湾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修复战争的创伤,开始重建家园。对集镇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所存的古建筑收归国有,先后成立了供销合作社、铁木业社、缝纫社、航运社、信用社、造船厂、农具厂、印染厂、制线厂、织布厂、毛巾厂、码头搬运站等,逐渐恢复了集镇的人气,工商业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窑湾镇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制定了"以水兴镇,工商强镇,旅游富镇"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恢复古镇,再创辉煌″的口号,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並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培育壮大"水运物流″"船舶制造″"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強力推进了城镇快速发展。同时积极编制申报"窑湾古镇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中央和省市先后派出考察团窑湾进行考察调研。时任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通过调研,对窑湾进行了定位:"两汉文化看徐州,明清文化看窑湾。″2008年9月,新沂市政府成立了窑湾古镇保护开发指挥部,组建了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具体承接对窑湾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同年10月,举行了"窑湾古镇开发启动仪式"。2009年9月,窑湾古镇保护与开发一期工程竣工,共投入6. 2亿元,完成古建筑修复1100多间,建筑面积1.8万平米。完成了古镇两条主街基础设施和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东西两家当典等主要景点修复建设,使两条主街初具规模。此后,二期上马,重点疏浚了内河、护城河,恢复古镇水系;复建山西、江西会馆、天主教堂、三圣庙等原有建筑。目前己基本完成了窑湾古集镇景区、骆马湖休闲观光区和沿镇大运河观光带建设,在集镇西大街的民俗史话馆中专门设立了"窑湾夜猫集展示厅″,釆用雕塑、绘画与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再现窑湾夜猫集昔日舟车辐辏、一派繁华的景象。据统计,2009年至今,窑湾古镇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余万人,旅游营收4000多万元,服务业增收突破6亿元。

往事越千年,星移斗转,时代变迁。窑湾以她独特的笔墨记录着自已的传奇故事,既有创造“黄金水道金三角”的故事,又有屡受战乱的灾难;既有乾隆下江南四驻窑湾天后宫的史实,又有朱元璋携母讨饭来窑湾、偷锅到夜集上卖钱孝母的传说。苏北水乡赛江南,窑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留下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山西会馆院内的千年古槐依旧枝繁叶茂,天主教堂边的清代紫薇花依然开得鮮艳,观音庵里的烟火仍旧燃烧不断,月牙桥下的月影仍然那么迷人……

窑湾的早市——夜猫集,如璀璨的明珠,在夜空闪烁;如金色的飞船,高挂云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作者:王维松  编辑:张玉雷

 

 

 截图20200604092020_副本.jpg

 

作者简介:王维松,中共党员,新沂市窑湾镇人,诗书画爱好者。曾任职窑湾镇党委新闻报道员、党政办文字主任、镇志主编等,有千余篇各类文稿被各级报刊、电台釆用。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