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9.29”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西南科技大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同心战疫,挺身在前、奋战一线,通过多种方式,践行初心使命、恪守职责担当,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保障校园安全稳定,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众志成城发出战“疫”强音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校领导深入抗疫一线,检查指导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亲切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号召广大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其他校领导深入一线督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坚守岗位,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切实把工作做到师生心窝里,把初心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在第一时间发布《致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号召广大共产党员提高站位,扛起政治责任;筑牢堡垒,凝聚组织力量;挺身而出,带头站在一线;以身作则,主动服务师生。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纷纷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率先垂范、共克时艰,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有力的防控举措,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后勤党委反应迅速,干部冲在一线,党员奋勇争先,为学校3万多名师生员工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证。
“科大蓝”化为“战役白”,疫情防控凸显科大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9月30日,在不到30分钟时间里,西南科技大学53个核酸检测点的180个志愿者岗位全部报名满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一线教师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当战疫“先锋队”“排头兵”,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助力学校防疫工作,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铿锵誓言,使令人动容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每天有1500名左右学生,500人左右教职工和家属需要做核酸。应用技术学院党委班子、党员干部、一线教师,以及各学院家住西山校区的党员教工能到尽到,在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西山校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保证了西山校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蒋琳老师是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其他积极参与的34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一样,她承担了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和扫码任务。她说,在学院党委班子的有力号召和有效组织下,学院党员干部带头,教师志愿者纷纷主动请战,每天征集志愿者名额总是第一时间就被抢空。大家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先锋队,协助医护人员扫码登记、体温检测和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有序保障了学校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样存在“拼手速”的还有学校其他的大部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张志强老师负责学院组织教工党员志愿者,他表示,每天的志愿者名额都需要“拼手速”才能抢到,多位老师反映要将手机一直捧在手上才能抢到名额,往往是几分钟的时间就满员了,没有抢到名额的老师都纷纷要求,下一批志愿者一定要提前排上。
“我就住在校园里,任何时间都能到位。”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田新邦老师是一位党龄19年的老党员,从第一天全校核酸检测开始,他就一直穿梭在东区体育场和龙山体育场。每天上午检测工作结束后,他都会找到组织人员说:“明天有工作需要可以继续安排我,家里已经安排好了,我可以全部精力参加学校抗疫工作,服务广大师生。”田新邦老师以实际行动彰显先锋本色,以使命担当践行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胡尚连教授是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同时也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在学校防疫工作中,胡尚连教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展现统战担当,带头落实院长责任,靠前指挥,积极组织学院师生参与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学院教学科研稳步运行。
除了党员同志,很多普通教师也纷纷报名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文学与艺术学院的付靖芸老师,冒着细雨早早就来到了核酸现场。在分完工种后,她分到了扫码员的工作,一站就是5个小时。她说:“疫情突袭,影响的是校园内的每位师生,扰乱了原本正常的教学秩序。我认为,校园内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与年龄性别无关,跟专业背景无关,只跟我们尽快战胜疫情的共同目标有关”。
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西南科技大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教工党员及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抗疫前线,党员干部坚守主责、靠前指挥,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积极配合,莘莘学子专注学业、科学防疫。截至目前,学校共组建了23支先锋队,组织了464名教工志愿者,积极化身“大白”“小绿”,主动参与到检测引导、秩序维护、防疫宣传等工作中,把“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落到实处。学校师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歼灭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