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发展现状
大数据和云计算合作热度高: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合作中,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接近一半,达到46.47%,显示出这两个技术方向的合作最为热门。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达到33.3%,2022年产业规模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023年规模达到5784亿元,增速放缓至13.9%。
企业分布情况: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于第三产业,占比为75.7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最高,达到28.46%。
2. 发展前景
稳健增长预期: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应用场景深度发展,预计2024-2029年期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
生成式AI市场规模巨大:2023年我国生成式AI的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在全球总市场规模中占比超过35%。
3. 政策支持
政策密集出台:今年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创新,从税收优惠到知识产权保护,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四五”政策支持:国家“十四五”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的深度融合。
4. 技术进展
AI技术快速进步:中国AI技术快速进步并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战略举措是推动中国AI技术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
芯片自主研发: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的芯片垄断,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努力生产自己的先进芯片,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5. 行业挑战
地缘政治紧张:中国在争取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的过程中,面临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带来的挑战,尤其是与美国的矛盾。
开源与闭源模型选择:AI技术研发过程中开源与闭源模型之间的争论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中国科技公司的情况较为混合,尚未表现出明显倾向。
环境保护挑战: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担。
6. 国际竞争地位
全球AI竞争中领先:中国已经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了领先的地位,在全球竞争中仅次于美国。
顶尖AI研究人员数量:2022年全球近一半(47%)的顶尖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
7. 企业应用情况
AI使用率大幅提升:近5年全球范围内企业的AI使用率大幅提升,2022年有50%的公司部署了AI,远高于2017年的20%。
AI资本投入增长:5年前约有40%的公司对AI投入了超过5%的总预算,而2022年已有超过一半的公司有此投入比例。
8. 市场细分领域
计算机视觉市场:2023年计算机视觉市场市场规模达101.1亿元人民币,商汤科技近8年一直位于榜首。
AI语音语义市场:2023年语音语义市场,百度智能云首次处于市场第一的位置,科大讯飞、阿里云紧随其后。
机器学习平台市场:市场前3名的厂商之间营收差距较小,还有很多耕耘在该市场细分领域的厂商。
综上所述,国内AI发展状况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紧张、开源与闭源模型选择、环境保护等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持续推动,国内AI产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