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文明树人细无声——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文明校园综述

2020-08-20 09:27:51 来源:  作者:
摘要: 学校是筑梦之地,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将文明贯穿到办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

 

学校是筑梦之地,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将文明贯穿到办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事业中。
用好思政教育主渠道 筑牢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
思政教育教堂始终是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渠道。学校印发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思政教学部,加强思政教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规划、建设和改革工作。
“八大工程”、“三十项重点工作”,在包轻院,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党的重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被纳入到教学计划,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领导干部甚至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发力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学院每年投入专项经费80万元,以思政教师为主力军,以思政课程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先进思想切实转化成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的共识和行为实践上的遵循。以专业课教师为辅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良性互动发展。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各级党组织书记、领导干部也要进班级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让学生关注时事动态,关心国家发展,了解国际形势。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也参与思政教育当中。
在大家的共同怒下,学院被评为包头市“学习强国”先进集体,“轻院大讲堂”、“传统文化讲堂”被评为包头市“五星级”讲堂。吴春燕老师工作室被包头市评为“思政名师工作室”。
党建四个“建设好” 强健文明校园创建“火车头”
盛夏时节步入“初心园”,树木葱茏,勃勃向上。这个落成于2019年7月1日的“初心园”,是学校党委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断强化党员初心使命打造的党建教育新基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文明校园创建离不开强健有力的党组织。为提升学校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统筹力、战斗力,学校坚持“四个建设好”。思想建设好。不断强化领导班子思想建设,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带头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心组学习典型”,学院党委被评为“学习强国”先进集体。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着力构建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载体。作风建设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党员教师挂牌上岗,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组织建设好。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合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配齐配强领导队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领导干部讲党课、形势政策课坚持领导干部调研走访,联系基层单位、联系教师、班级制度,制定并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办法》。“党建五进”获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德育创新实践项目。廉政建设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签订党风廉政任务书,开展廉政谈话,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在四个“建设好”的推动下,包轻院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把文明创建设的各方资源、各种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握成了一个拳。
创建载体与时俱进让文明从习惯成自然
文明创建不是空中楼阁,最终要体现在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上。包轻院在文明校园创建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创新文明教育的实践载体,坚持知行合一,让文明从习惯成自然。
本着初始即严的原则,《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课程从2019年9月开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正式开设,经过一年的建设,已成为一门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课程中使用的,是学校自主编写的《新时代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程》教材。教材共分八章,从各个维度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的缘起、内涵、行为文明规范、语言文明规范、仪容仪态文明规范、文明校园创建、如何做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文明大学生以及新时代中华文明的传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了日常交往中应注意的文明礼仪要点,正确运用各种礼仪的方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做的合乎文明礼仪,帮助大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自身形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文明修养,改变精神风貌,努力成为中华文明礼仪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环节,在2020年被纳入到学生必修课程中,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生活,搭建网络展示考核与动态管理平台,通过理论引导、技能教育、过程实践、成果展示等环节在全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课。鼓励师生主动投身生产、生活、社会实践劳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成就美丽人生。
志愿服务作为学校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早已成为包轻院一张名片。早在2015年,学院就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中设置了志愿服务学分,制定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将志愿服务纳入学院建设发展重要事项,保障志愿服务工作有效开展。2016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专家组来校,对学院志愿服务学分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将高校实施志愿服务学分制度最终写入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
包轻院的志愿服务教学,鼓励教师开展志愿服务类通识课程开发,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与专业的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在学院定期开展生命、生活、生存为主题的“三生教育”公益培训,把“公益服务”、“志愿精神”、“传统文化”、“三生技能”作为培训重点,通过服务礼仪、防灾避险、急救自救、卫生防疫等志愿服务通识类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类的实践与技能教育,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实践学习中,润物无声的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以实践课题研究激发教师志愿者兴趣,以“鹿城公益讲堂”为实践平台,每年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社区居民,丰富教师志愿者社会实践生活。把志愿服务纳入学院基层党校党课教育培训整体安排,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学院培育了“绘美星星”、“故事盒子”等10余个敬老助残、支教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类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仅《共享阳光》项目团队开展的支教助学活动次数就达44次,团队师生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到3400志愿时,项目发起者成燕老师荣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称号。乌兰牧骑志愿服务,第26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包头市青运会、包头市科技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社区网络电视”等社区群众文化志愿服务,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文明风尚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系一品,多彩校园的志愿服务格局。
在一个个服务社会的文明实践项目的带动下,包轻院校园文明蔚然成风,为广大鹿城群众文明获得感的节节攀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