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传媒

总结历史 把脉当下 共话未来 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8-10-10 10:31:04 来源: 中国社会新闻网 作者: 张明薇
摘要:10月9日,在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有着相似历史命运轨迹、共同人才培育使命的两家单位——复刊40年的中国青年报社和建校40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科教界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40年历史,培养担当科技强国使命的时代新人。

10月9日,在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有着相似历史命运轨迹、共同人才培育使命的两家单位——复刊40年的中国青年报社和建校40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科教界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40年历史,培养担当科技强国使命的时代新人。

当天,两家单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二层报告厅,围绕“强国一代培养与国家教育科技进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议题展开研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中国青年报社原副总编辑、《科技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张飙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青年报新老报人、国科大师生以及青年创新工作者、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白春礼说,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历史的40年。作为中国科学院1978级研究生,白春礼见证了中青报复刊40年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大胆创新和全媒体转型,也目睹了国科大40年栉风沐雨、桃李芬芳。他表示,虽然中青报和国科大彼此的工作战线不同,但都肩负着同样的强国使命,燃烧着同样的理想信念。四十年来,两家单位携手并进,共同进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4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8年的10月9日,中国科学院1978级研究生入学报到,见证中断了12年的研究生教育恢复;几乎同一时间,1978年10月7日,在“文革”中停刊12年的《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复刊,并以其清新活泼的风格和理想主义情怀,陪伴几代青年人成长成才。李树深说,这种因缘际会,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正是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技和教育的春天,并由此迈入稳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40年。40年来,两家单位在培育人才、服务青年,引领科技、发展教育等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力量。
  
论坛当天,李树深“晒出”了国科大40年的办学历程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绩单”:

截至目前,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名;2018年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生学士学位。40年来,国科大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这是国科大向改革开放40年递交的人才培养成绩单。

李树深在论坛上回忆说,在国科大40年校史中,有一张仅有17人的毕业生合影成为了历史珍藏。那是1983年5月27日,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的合照。首批18位博士,有一人缺席学位授予仪式,他们当中有6人为国科大的校友,其中包括第一位理学博士马中骐、第一位工学博士冯玉琳、第一位女博士徐功巧——这张合影是国科大研究生培养历史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后,中科院向国家递交的首张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成绩单。如今,国科大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目前在读研究生4.9万名,在读本科生1500余名。
 

白春礼在致辞时表示,科教融合是中科院高等教育体系的鲜明特色。虽然科教融合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组织模式,但是,它的核心理念一直是,通过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生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学习和实践。白春礼充分肯定国科大40年办学成就,他指出,国科大从高端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中科院院属研究机构紧密融合,大规模成建制地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形成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开展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条件至关重要。李树深说,中国科学院“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学科布局和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为国科大学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探测、雪域高原的生态科考,到天舟一号的搭载实验、纳米晶体的结构研究——可以说,每项科研工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每项科研成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贡献。

国科大流体力学专业博士二年级研究生姚永芳在发言时表示,学生是“科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我们在读期间就可以参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快速提升。

多年来,中国青年报社长期关注和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张坤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宝贵经验是,设立一些特区,就像做实验一样,测试一下可行性,测试一下耐受度,最后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科大就是科教领域的一个特区,无论是开创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先河,还是独特的“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中青报历来十分关注这片试验田。40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科教融合”的积极倡议者、大胆实践者、价值分享者,贡献了一种极具价值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道路。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挖掘和展示“科教融合”模式的独特内涵及育人价值,也是此次高峰论坛的一个宗旨所在。
   
当天,张坤在做主题演讲时提到,历史和时代的脚步常常是轻轻的,只有敏锐者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历史和时代的前进往往是艰巨的,只有坚毅者才能跟随时代召唤,推动历史进程。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时代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图景,面对历史的天空和人民的命运,中国青年报努力真实地记录,发出时代的强音。
   
张坤以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报经典报道《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为例,这篇报道向全社会发出了一封MBA的求救信:“中国的人才浪费不是观念性浪费,而是结构性浪费,不突破旧的人才结构机制的森严壁垒,任何新的观念都难以发挥作用。MBA在中国的命运提醒我们: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流动市场不诞生,‘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不会最终形成。”
   
这篇报道由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张飙具体牵头,“命运备忘录”这5个字,便是他挥毫书写的。当天,张飙回忆道,这篇报道改变了MBA的命运,见报当天,时任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就过问此事。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同志主持了两次座谈会,会场争论很激烈。最后,袁宝华拍板:给予这批MBA“特殊政策”,允许他们自由流动。第一代MBA就这样被“解放”了。从他们开始,更多中国人逐渐有了换工作的自由,MBA工商管理硕士也开始走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如今,《中国青年报》复刊40周年,引发了社会一波与这份报纸有关的怀旧热张坤说,不像“李雷和韩梅梅”,那是80后的记忆;也不像“将爱”,那是70后的怀旧。对这份报纸的怀旧,穿越了既有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因为她67年的报史,影响所及,差不多已囊括了每一代人,90后、80后、70后、60后,每一代人都能从这份报纸中找到铭刻在心中的印记。怀旧,不仅因为我们都受过这份报纸或多或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份报纸已经融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历史中。
   
在当天的演讲中,张坤向老报人致敬,向科研工作者致敬,向青春祖国致敬!他说,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报人和科学家终将老去,但我们从事的事业将永远年轻——尤其当我们将这项事业与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紧紧结合在一起时,更是一项壮丽无比、永远不老的事业。

白春礼表示,多年来,中青报记者们“用脚采访、用心思考、用笔还原”,持续报道中科院矢志不渝推动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和一线科研人员的先进事迹、精神风貌,为中科院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他希望中科院、国科大与中青报能进一步加强合作,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新闻背景: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978年,“文革”中被迫停刊12年之久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复刊。

197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这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40年来,中国青年报社始终秉持“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宗旨,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中国科学院大学始终坚持“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不断创新和深化“科教融合”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双方在服务青年、培育人才、发展教育、引领科技等领域发挥了各自的巨大作用,成为推动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力量。

为庆祝《中国青年报》复刊4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举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邀请重磅嘉宾,围绕“强国一代培养与国家教育科技进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议题展开研讨,总结历史,把脉当下,共话未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