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州110,有事请讲……”平日里朴素的话语,再普通不过的答复,却是110民警根植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关切。她就是蒋启菊,警校毕业到现在三十多年的警察生涯,有一半贡献给了公安指挥调度平台,她用16年的无悔坚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在别样的“舞台”上不负韶华,守护着美丽花城的平安之“花”。
奋勇争先,一路向前
1986年8月,刚从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的蒋启菊,被分配到安州(原安县)公安局桑枣派出所工作。面对警力少、任务重的困难,她勇挑重担,和其他男民警一道,调解纠纷、办理案件,巾帼不让须眉,派出所里里外外、样样事情,都有她奋斗的足迹。
风餐露宿、爬山涉水,男民警能干的事,蒋启菊一样也也不落下,尽管条件很艰苦,环境很简陋,但她坚守着执着的信念,从未放弃入警初衷。谁都知道,基层派出所事无巨细、千针万线,但她用刚毅挑战着困难,什么急事难事总是迎难而上,大大小小的险事总能冲锋在前,几年时间也许弹指一挥间,尽管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更多却有刻骨铭心的回忆,对于身处桃李年华的女民警来说,这也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平凡岗位,无悔坚守
2004年,经过派出所、拘留所等多岗位历炼的蒋启菊,被调往110调度室工作,从此开启了她与电话为伍,与话筒为伴的日子。警情下达、指令流转、实战支撑……在110调度室,一条又一条指令,一件又一件警情,尽管单调枯燥,但却不可小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沉着冷静、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这些110人共有的品质成为蒋启菊的必备“法宝”。
2020年1月28日,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在110调度室值守的蒋启菊接到群众举报,在安州区花荄镇某小区内停放了一辆鄂籍车辆,一时间在小区内引发群众的些许不安。接到举报后,意识到疫情车辆的敏感性,蒋启菊第一时间向处警单位发出快速前往核查的指令。同时,为减轻处警民警负担,及时向群众反馈核查结果,蒋启菊又迅速将核查情况梳理汇总,在多达40余次针对同一事情的报警中,她用最朴实、最贴心的话语,赢得了报警群众的一次次满意回复。
“没想到,在自己从警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节值守里,还能让‘坐功、说功、耐功’得到不断的升华。”处警结束后,蒋启菊向同事们述说着这次警情处置全过程时,不禁感叹道。
精益求精,务实为民
在平常人眼中,110调度室工作就是接接电话、派派警力,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然而,作为架起公安机关与广大群众交流的“连心桥”,110调度工作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期望,不能有任何差错。因此,熟悉辖区概况、了解警力部署、掌握办案流程等就成为每一名110调度室民警的基本技能。
随着安州区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了实时掌握辖区变化,蒋启菊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徒步于花荄镇的街道小巷,将每一条新增的街巷“刻画”进自己的脑海。也正因为此,蒋启菊成为了110调度室的“活地图”。
2020年1月30日晚,蒋启菊接到安州区花荄镇一群众举报一“乞丐”在垃圾桶中捡拾口罩并戴在自己口中的警情。面对不能说出准确街路巷名称的群众,蒋启菊不厌其烦的询问其周边的建筑特征。最终,通过群众口中的小地名,蒋启菊确定了群众举报的准确地点,并成功指令辖区责任民警处警,将这名“乞丐”找到,及时开展处置,消除了群众的疑虑。
时间总是流逝在不经意间,眼看还有20多天就要退休了,但蒋启菊仍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仍然坚守在三尺接处警台前。“我要好好珍惜这余下的工作时光,为安州区的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回忆这一路历程,纵使时光改变了容颜、华服换上了彩妆,但蒋启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即便马上就要退休了,她也没有懈怠,仍用她那朴实无华的作风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安州公安,奉献给安州人民。(通讯员:陈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