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纪委监委围绕“小微权力”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的问题,健全村(社区)监督体系,规范组织设置、整合监督力量、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纵深发展,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各村(社区)对纪检委员重要性的认识不高,人员配备不合理,影响了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对此,北川结合羌族地方特色,依托村(社区)“两委”换届,从致富能手、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任纪检委员,全面推行235个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监察工作信息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职合一”的村级监督模式,并保障办公场所和设备,落实工资福利。
同时,为了帮助新任村(社区)纪检委员更好地履职,北川纪委监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在充分走访调研、收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印了《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规范村(社区)篇》,制作了村级监督权力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三项清单”,将“三会一课”等5项党务、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等14项村务、资金使用管理等5项财务管理事项全部梳理,列出风险点90余个,实现基层“微权力”监督全覆盖。
将“小微权力”晾晒在阳光下,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该县脱贫攻坚摘帽后,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纪律保障方面,北川纪委监委将“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模式向全县推广,为基层监督插上了科技“翅膀”,向群众交了一本“明白账”。
“以前乡(镇)纪委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擂鼓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冯正伟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平台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有效解决了村级财务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的问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