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记者/李杰 杭州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条件。目前来看,大多数乡村都面临着人才短板,探索人才振兴的有效机制和科学路径也是浙江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动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用好用活人才,改变陈旧的用人观念,让用人主体成为人才发展的“驱动力”,让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遇到伯乐,让跨界人才能够获得创新机会。在选人环节,探索推行人才工作特事特办、绿色直通道等有效举措,针对不用类型、不同梯次人才的特点,分类培养和使用人才,从干、学、研、绩等方面,综合发现、培养、造就人才。在用人环节,积极为人才松绑,为人才创新打开新空间、创造新条件,充分信任人才,拿出岗位、腾出位子,让人才在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竞争机制中脱颖而出,探索成立项目承诺制、经费包干制、团队互帮制等模式,将人才势能转化为企业效能和产业效率,让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
坚持实事求是,落实人才创新效果。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才的发展不能脱离实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村镇实体企业。未来,要大力引进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推进乡村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升级改造。引进实用型人才,离不开良好的人才政策,地方政府要从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发展环境,让实业人才在基层扎下根、扎稳根、扎深根,让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在汇聚到乡村,实现科技、金融、人才、产业有机协同高效发展,推动乡村的三产融合,助力乡村五个振兴的协同发展,以人才振兴带动产业、组织、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
落实多元举措,营造人才创新氛围。人才与环境的关系就像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土壤越肥沃,人才越茁壮。地方政府要着力破除制约人才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着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人才引育工作,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全流程保障机制,为人才营造能创新、敢创新的氛围。在引进和培养方面,不同的乡村要从自身的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乡土人才引育计划,培养一批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同时,积极探索“见苗浇水”“精准滴灌”的培育模式,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激励方面,要构建体现知识、技术创新的收益分配机制,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让人才在精神上愉悦,在经济上丰收。在人才使用和评价方面,要将人才日常考核与项目激励进行挂钩,强化正向激励作用,从多维度进行人才评价,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只有大量优秀人才进入乡村创业和就业,才能给乡村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让乡村的产业发展具备持续性。一切事业都是人的事业,一切产业都是以人的智慧为根本动力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人是产业的核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段路上,每一个脚印都渗透着人才的汗水和智慧,每一个脚印都留下了创新的印记,每一个脚印都在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编辑: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