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要有明晰“账本”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这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一项精细活,越是接近基层,越需要精心的服务态度,把握准社情民意,才能有针对性提供服务,解决群众的急盼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为此,广大基层干部不仅要熟悉业务,更要熟悉基层群众,心中有一本“明白账”,做到工作中游刃有余,服务好一方百姓。
要有问题账本。一个个问题的出现,既反映出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地方,要勇于正视问题,面对问题不藏着掖着,不主动回避,更不能“踢皮球”,而要结合自己的职能职责,对份内之责当仁不让,全面收集问题,建立起问题台账。同时,要主动深入社区,围绕群众出行、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走访询问、亲自体验,切实把问题摸准找实,纳入治理的计划单。
要有民情账本。基层治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工作,每个地方民情不同、基础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必然不同,照搬照抄治理模式行不通,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要提升基层治理实效,必须首先了解民情,明白群众的所思所想,找到思想症结,在源头用药。为此,要加强平时调研,不管用事无事,多到群众中去转转,听一听大家的心声,看一看大家的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联系发动群众的窍门,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要有工作账本。口说千遍,不如行动一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充满了许多向往,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基层的矛盾问题并不少见。这些问题中,有的涉及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有的只需要上心,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如此种种。要按照轻重缓急,结合问题本身,制定基层治理计划,能立马解决的要及时行动,不能马上解决要创造条件,绝不能坐等问题上门,被动解决往往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基层治理要以问题为突破口,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把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创新活力激发出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改革创新,一定能取得好效果。(黄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