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民生 > 国内

记中国国际救援中心 安徽应急救援总队全体指战员河南抗洪纪实

2021-09-02 12:24:16 来源:  作者:
摘要: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 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接受驰援郑州抗洪命令7 月 20 日夜晚 23 点钟,铃…铃…,一阵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 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接受驰援郑州抗洪命令

7 月 20 日夜晚 23 点钟,铃…铃…,一阵手机电话铃声响起,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总队队长朱志中,急忙拿起电话,喂,领导,请讲……!

安徽省应急管理局:“朱队长,紧急通知,河南郑州因特大洪水,造成郑州城市瘫痪,请你的救援队伍,马上集合, 驰援郑州!”

朱志中(代号大山):“是,请领导放心,我们马上集 合队伍,赶往郑州,保证完成任务!”

接到安徽应急管理局的命令,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应急救援总队朱志中队长,马上在总队群里发出命令:

“所有人,接安徽应急局电话,支援郑州,所有人穿作 战服指挥部集合!”

群里马上有人回应:“大山,现在?……大山是现在 吗?”

“大山,请问是现在?……大山是现在吗?”

朱志中:“是现在!能去抗洪的,都到指挥部集合!准 备出发!……都到指挥部来集合。”

“好,我马上到总部!” “好,我马上到!”…… “我马上到!”……

一声声回应,划破了夜空的宁静……赤诚的心,手足之情,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群即将冲上灾区前线的指战员们!

灾情牵动着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全体指战员的心!

这时,朱志中急切地不停的拨打着手里的电话: 朱志中:合肥支队……无锡支队……苏州支队! 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拨了过去……

朱志中拨通了合肥支队杨明明的电话!

朱志中:“杨明明,杨队,郑州告急,合肥支队集合队 伍,集结六安一起出发!快速集聚六安一起出发!”

杨明明:“是,马上集结!向六安集结!”

朱志中:无锡支队……苏州支队!他呼叫着!

朱队长,我是无锡支队请指示……我是苏州支队…… 无锡支队、苏州支队也急切地回应着。

朱志中:“无锡支队、苏州支队集合队伍,郑州告急, 集结六安一起出发!快速集结六安一起出发!”

一阵急切的电话通知完毕,急切的朱志中,看着手腕上的手表时间,急切地等待着合肥支队杨队长的到来!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杨明明的手机电话:“明明,你们到哪里了?”

杨明明:“报告队长,合肥支队集结完毕,已经出发在去往六安的路上。”

杨明明:“报告队长,合肥支队汇集六安马上就到!” 朱志中:“好!”

报告队长:“我们无锡支队汇集六安来啦!” 朱志中:“好!”

报告队长:“苏州支队,明天一早带着食品物资直奔抗洪灾区!”

朱志中:“好!”

他们为郑州灾民集结驰援,充分体现了全体指战员们的大爱。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团结。充分体现了安徽—河南人民 一家亲的深情!

朱志中一声令下,组织了合肥支队、无锡支队、六安支队整装待发!还有苏州支队在明天赶到。

在安徽总队的总指挥部办公室,前来参加河南抗洪的指战员同志们,陆续地赶到,集中在朱志中的办公室。他们心急如焚,积极要求去河南郑州抗洪。

夜色下,指战员们,他们有的身穿红色作战服,有的穿便装集结到指挥部,他们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他们告别家人、告别妻子、告别丈夫、告别父母、告别儿女,来到办 公室;

他们有的怕家人担心,不让去抗洪,他们没有告诉家人, 偷偷地背着家人来到指挥部;

有的队员家住离指挥部有 40 多公里地距离,为了去河南抗洪,不怕路途远,开着摩托车用 1 个多小时的时间,开足马力赶到总部。

他们整装集结来到安徽总部指挥部,汇聚在朱志中的身旁。

在总指挥部,朱志中看着这些脸上凝聚着坚强,不怕死的战友们,看着这些报名上前线,奔赴抗洪战场的指战员们, 他内心激动,双眼包含泪水。

他坚强地说:“同志们,郑州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我们要去郑州去救灾,全体,大家都和家人说好了吧?我们是去郑州抗洪救援,因洪水淹没了郑州、新乡、卫辉城市!老百姓的生命受到威胁, 那里很危险啊!同志们都要和家人说好啊!”

“大山队长,我们都和家人做好了思想工作,请放心吧, 我们保证不会给中国国际救援丢脸的,保证完成任务!”

“大山,你就放心带着我们去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回应着……

朱志中:“好,同志们,我们楼下集合,准备出发!”

漆黑的深夜,指战员们把队里仅有的,朱志中队长用自己的钱购买的两艘冲锋舟,装在车上,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队伍,整齐地排列在朱志中队长的面前。第一批冲到抗 洪救援前线的人员,包括朱志中在内的他们是:

杨明明、李维龙、徐先钰、刘 亮、朱志龙、张传宝、王志文、胡永浩、朱花蕊、张成军、程 鹏、宋 杰、薛伟军、余昌权、余启峰、郭 方、陆太芬、陶阳照、孙晓飞、廖辉平、阳丽莹、李永胜、程 平、郑保华、谢尚金、王 革、李其娟、徐厚龙、刘 杰、段荣成、刘 勇、潘申丰、陈义俊、郑重军、刘正武、姚红才。

报告队长,队伍集合完毕,请指示! 朱志中:“好!请稍息!”

朱志中望着大家,深情地说:“现在我们出发河南郑州, 驰援那里被洪水淹没的灾民。我们大家一定要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穿好浮力马甲,安全, 安全,大家一定要牢记!”

他深情地说:“今天,我把你们带出去,我还要把你们 带回来!每一个人都要安全的回来。”

这话语声声,震动了山河……这声音铿锵有力,感动了 苍天……这话语句句落地有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

整装待发的全体指导员们,在暮色沉沉的月光下,听着队长发出的真情话语,大家也是心潮难平,深深地感受到, 这次任务的严峻和重要性!这语重心长的话语,包含了多少朱志中队长对奔赴抗洪战场指战员们的爱!战友情、同志情, 此时此刻,都化作了一句话:河南兄弟,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生与死的关头,在国难当头,在民族危难关头,在人民生死关头,选择逆行抗洪第一线!向着郑州灾区进发!是我们安徽六安救援总队的责任与担当,开展抗洪救灾和援助工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安徽应急救援总队。

全体立正!上车!出发!

二、整装出发河南郑州

朱志中发出命令:“出发!” 向前!向前!向前!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驰援河南郑州抗洪救援的队伍向着郑州进军了!

救援车的警笛声,划破夜空……

午夜 1 时,繁星闪闪, 月亮挂在天空,它此刻闪烁着耀眼的星光,照耀着这群奔赴抗洪前线的,不顾生死的将士们!

由朱志中集结的六安支队、合肥支队、无锡支队、苏州支队 30 多人,20 多辆车进军河南郑州!

向前!向前!向前!河南郑州,我们来啦!

向前!向前!向前!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应急救援总 队驰援河南郑州抗洪救援的队伍,向着郑州挺进!挺进!

风雨面前我们与你河南同在!大灾面前,我们一起扛! 携手同行!风雨同舟!共渡难关!郑州,我们一定行!

午夜出发,汽笛声声,一夜兼程,救援的车辆,它奔驰 在辽阔的大道上,行驶在去往河南郑州的路上。它是那样的 耀眼,它载着英俊帅气的小伙和靓丽的美女,大家忘记了瞌睡、疲劳,行程六个来小时,抵达河南郑州!

这时,天亮了!

黎明的曙光,迎来了初升的太阳,那太阳的光芒照亮了 祖国的大地!那太阳的光芒照耀在我们神采奕奕的将士们身上!安徽总队全体奔赴河南救援的指战员们,他们背负着民 族的希望,他们以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气概雄心壮志地来啦。

河南多地自 7 月 17 日以来,极端出现罕见持续强降雨, 灾害天气突袭了河南的郑州、新乡、卫辉等多地,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受洪灾的侵害,城市街道变成了河流……

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灾情牵动着全国亿万民众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由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应急救援总队朱志中队长,带队的救援队伍,驰援河南郑州!

朱志中,87 年生人,年轻有为,退伍军人。他成立安徽六安应急救援支队,是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快速反应处处长,是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省应急救援总队队长!

他在六安抗疫期间,为当地六安市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那时,他带领救援队的队员们,抗疫在第一线,坚守阵 地 20 多天,消毒、巡逻、查岗,无怨无悔,埋头苦战,受到当地政府及社区委员会及群众的多次表彰、好评与赞扬。 他们为学子保驾护航,为学子能考学而付出安保服务。

他们投入紧张的水上训练,为备战洪水,做好战前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河南洪水肆孽的时候,他朱志中带领抗洪救援这支队伍,快速地投入了河南地区的抗洪战役。

三、队伍集结来到郑州

7 月 20 日早晨,他们的队伍连夜赶路,来到了河南郑州高速路出口,即将进入郑州市的地段,在这里,一望无际的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汪洋—

—停电、停水、无网络,没吃又没喝。灾情严重到了让人们 无法想象的窒息地步。

他们风尘仆仆,不惧疲劳,不惧面临的困难,不惧生死,争分夺秒,马上投入抢险战斗。

面对这样的灾区,他们一路走一路救援,朱志中看到有灾情百姓求救的时候,马上让司机停车,让大家下车, 马上投入抢救被水困在车里、水里的难民。

20 号到达郑州的第一天一夜,人马劳顿,24 小时的时间,他们抢救出了数十名被困在洪水里的灾民。

忙碌了一天一夜的他们,终于在饿了 24 小时后,在中牟县吃上了一顿 30 多人分吃一盆白菜炖豆腐加窝头的晚餐。当天夜晚,大家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就都睡在了自己的车里。任何人,没有废话,大家期待着投入救援战斗。

天一亮,朱志中开始联系宾馆,他辛苦地忙碌着,为大 家想尽办法,安排队伍人员们的住宿,解决吃饭问题。在郑州的中牟县,朱志中在这里,把队伍安顿了下来。这里的宾 馆负责人,给予了他们大力的支持,热情的接待。

四、投入救援战斗

他们开始进入争分夺秒、马不停蹄的救援战斗。

走进重灾区,朱志中他们开的车辆,走到一段路以后, 就再也不能往前走了。

朱志中看到,在汪洋一片的水面,有一个村庄,房屋, 只漏出了一半的房顶,他命令说:“安装冲锋舟,充气,到洪水淹没的村庄里,去搜救被困的老百姓。”

他们把车子停了下来,朱志中他安排指战员们,下车, 去到洪水中去搜救灾民。

朱志中此时,没有困难二字,这个军人出身的人,此时此刻,只有抢占时间,救助更多的人。面对灾区的现状,面对灾区的难民,他想尽一切办法,指挥指战员们,多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

在中牟县,在一座立交桥下,人们要过桥到桥的对面去。但是,桥下积水有三四米深,人们是过不去的,进退两难, 灾民们只好都躲到了高处等待救援。

在立交桥附近的社区,洪水淹没了社区的一层楼,水位有三四米高。有的灾民在二楼的阳台,呼叫等待着救援队伍。 在那里居住的人们,有的已经两三天,没有吃过东西。孩子们哭,大人叫,场景非常让人不能忍受。

有一位在四楼居住的妇女,她高声喊着向我们呼救。当她说她的孩子因为停电停燃气,不能给孩子烧水冲奶粉时, 真的是揪着我们的心。

“救人!”朱志中说:“一只船去救那个四楼的家人, 剩下的船都到立交桥下去救人。”朱志中一声令下,队员们立刻投入战斗。

张传宝等队员们开着橡皮艇,朝着她家的楼门口驶去, 洪水封住了她们出入的楼门口,有三四米高。队员们来到了那个求救的妇女家里,当她们看到了救援人员到来了,如同见到亲人一样,失声痛哭不能自己,哭诉着她的焦虑。她的哭声,引得那个 1 岁多的孩子又呜呜地哭了起来。这位妇女, 她此时真是千言万语,不知怎样表达,对来救她们的救命之恩的救援人员,感激之情。她要双漆跪地,表达谢意。我们的队员,急忙把她拉了起来。她的母亲,拉着指战员们的手她感激不尽,她把指战员们当做了自己的家人。看到家中她们的一老一小,母亲和一个 1 岁多的孩子,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我们招呼着她们,让她们带上需要的东西,抱起孩子, 搀扶着老人,把她们一家三代人救了出去。

立交桥底下集结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向着来救援的指战员们呼救着。我们的橡皮艇再加上其他救援队伍的船只,有四艘在忙着救助他们。

指战员们,看到此场景,大声地喊着:“现在, 大家听着,小孩、老人、妇女,老弱病残人员先上船,男人其后。”喊声一下稳定住了现场的混乱秩序。……

大家安静了下来,有人喊:“有亲人来救我们了,大家 排好队。”有人在主动地维持着秩序。

一批一批的孩子、老人、妇女等,被接上了橡皮艇。我们的队员,安慰着上船的孩子和老人。“你们不要害怕,有 我们在,一定把你们安全地送到最安全的地方。”

人们有序地被接送到水位较低的地方,为了船的螺旋桨不会被损坏,船不能再往前开了,在那里,有我们的接应队员。他们看我们的船开过来了,他们涌上来接着抱起孩子, 两名队员抬起老人,趟着没过小腿肚的污水,把这些被救上来的灾民,送到没有洪水的地方。在没有洪水的地方,我们安排了有人接应照顾,这些被救助过来的人,等待着他们下一批被救过来的家人。

被救助的人有五六百人,三天的时间,终于把他们都给解救了出来。

全体指战员们,面对兄弟河南省郑州市受到大灾大难面前,也充分地表现出了忘我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共同发出——我们来了,我们一定行!在风雨面前, 我们和你血脉相连,亲兄弟河南我们一路同行!表现出了我们并肩作战,一定行的大爱无疆的精神!

这些忘我的战士们、指战员、志愿者,他们争先 恐后地去救助泡在洪水里两三天的孩子和老人。

欧道海、张传宝、李杰、朱志龙、小龙、铁牛、雷善文等他们怀里抱着婴儿、儿童、少年,他们搀扶着体弱的妇女, 他们抬着多病的老人,趟着洪水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五、奋不顾身 救助落水老人

我们的救援队伍,在救援的其他战场,救助了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他不慎掉进了河里,他扑腾着,期待有人能救他。 他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

这时被安徽合肥支队的队长杨明明,路过看到,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把老人拖出水面,挽救了老人的一条生命。 杨明明他也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

他还从洪水中,救出一名年幼的昏迷儿童;他还从洪水中, 转移出多名身患疾病的人员,并把他们安全送到医院。

在中牟县,有一位急需做手术的中年男子,中牟县离郑州肿瘤医院有 50 多公里的路程,为了这位生命需要救助的人,我们的杨明明二话不说,开车,一路克服多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把他送进了医院。

最后把他累得发高烧 39 度多。即使是这样,他也是拼命不下火线。

在鲁堡村,一位男同志,在桃园干活,被洪水围困,杨明明他们开着冲锋舟进去,用一根杆子,把这个困了一天的村民救了出来。

西河口村,政府求助电话,打给了朱志中。在水深 2 米的西河口村,告知有 6 个行政村用电受到影响。高压电坏了需要懂电的人来帮助修理。于是朱志中派杨明明带队,开着冲锋舟进村,为百姓抢修高压线路和闸开关。他们冒着随时触电的可能,不顾个人安危,为 6 个行政村,抢修高压电, 为他们送去了光明。

六、解救养老院 20 多名残疾人

中牟县有一家养老院,朱志中接到他们的求助电话,他们告诉朱志中,在他们那里有 20 多名残疾人,

已经被困了 2 天的时间。朱志中听到这个情况,他和杨明明、

朱花蕊、程鹏、胡永浩、张成军一起,马上开着救护车,去 那里救助这些残疾人。

当时去的那段路上,有一段约 2 公里的路段,水深约有1.2 米—1.5 米,到底怎么办,是否前行?进退两难。必须冲过去!在他们俩的心里,想的是救人!为了救助这些残疾人,必须冲过去。不然,他们就会有被饿死的危险。他们硬着头皮,把住方向盘,朱志中稳住油门,绷着一口气,愣是冲进 1.5 米深的水区,拼了过去。

水已经渗进了车里,座椅面已经被水侵湿。他们冒着生 命的危险,赶到了那个残疾人养老院,马上把这些饿了两天 的 20 几个老年残疾人,搬抚上了车,开始往回赶路。

回来的路上,这回是带着 20 多个人的性命回来的。2 公里的路面积水,如果能开过去,车辆不熄火,全车人就有救, 如果开过去车熄火,那么全车人,往哪里搬?是否安全有救, 就摆在了朱志中和杨明明等队员的面前。此时,朱志中一下横心说:“没有路可走,只有这一条路水位是最浅的,必须开过去,你们照顾好车上的人。”杨明明说:“好!”但是, 两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面对汪洋一片的洪水,车上, 一片寂静,大家都憋住了呼吸,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惊吓。

朱志中边开车边说:“我们必须开过去,饿死胆小的, 撑死胆大的。”这位曾经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此时, 他想到的就是,一定要把这些亲人送到安全的地方。

2 公里的路程,1.2 米—1.5 米深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座椅,胆大心细的朱志中,在他具有军人素质的能力拼搏下, 他匀速开车,把住方向盘,洪水在他的脚下,被征服了!车安全地冲出了深水区,他们把这 20 多名残疾人平安地送到了政府部门。一车人的性命,在他们沉着、勇敢、冷静的胆量下,救出了 20 多条人命。朱志中、杨明明他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党培养的人民子弟兵的本色,充分地展现在这些曾是党和人民军队培养出来的军人身上。

从血气方刚的退役军人,争分夺秒地转移群众,用实际行动书写退役不褪色的忠诚大爱,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时刻听从召唤。灾情面前,风雨之中,洪水面前,他们一次次冲锋, 救护群众,身处险境却托举平安……他们就像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守护着深爱的土地与人民。他们永葆本色、攻坚克难,展现了退役军人奋勇争先的风采;他们危难时刻敢于冲 锋、勇于奉献,彰显了“若有战、召必回”的使命担当。

六、奉献大爱坚守阵地的战士

在抗洪的一线,我们队里有一位队员,在他得知河南发洪水受灾,他一刻也没停地随着队伍冲到了抗洪第一线。在 救援救助灾民工作中,他忘我地付出,为大家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在紧张的抗洪救援中,他突然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 告知他爷爷不幸病故了。听到这个消息,他忍不住伤心地落下眼泪。伤心不已啊。

在这抗洪的紧要关头,自己的爷爷不幸去世,是该回去奔丧,看爷爷最后一面,还是留在抗洪一线,救助更多得 人。……

在我国的孝道文化中“死者为大”,体现的是对死亡的 敬畏、对天理的尊崇,这个孝敬的道理,已经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孙儿的他,本应该马上赶回家去为爷爷送终。在这个去与留的关头,我们的这位队员,他想到的是,这里有更多的难民需要我的救援,有更多的人,因洪水灾害而即将要失去生命,我能救助出一条生命, 就是对爷爷最好的报答。

他擦干了眼泪,跟队长说:“爷爷去世,本该是要回去为他老人家送终的,逝者为大,天经地义,任何与之无关的事情都要为其让路。但是,河南人民受这么大的灾难,是需要我们的支持与帮助的。家里有我的父母为爷爷送终,我在这里为河南人民做点事,我爷爷他知道了,也会高兴的,他会支持我的!我就不回去了!坚持尽一份力,为受灾的河南人民吧!”他默默地坚守阵地,没有临阵退却。他的话语, 并不多,但是,通过他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最让人敬佩的家国情怀大爱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思想境界。这种为他人付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力量的高尚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队里有个小伙徐厚龙,年龄二十二三岁,年轻英俊小伙。这次河南的抗洪救援,他瞒着妈妈报名参加上了前线。主要是怕他妈妈担心不让他去,谁知他妈妈从别人发的抖音里看到了他在抗洪现场。他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上了河南抗洪救援前线,她激动得泣不成声落下了眼泪,她的心里是高兴和自豪。自己的孩子长大啦!孩子背着她上了救援第一线, 去为国家分忧啦!她给儿子发了一个短信,告诉儿子要注意安全。这就是母亲啊!一方面心里担忧,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还有很多的参加救援的队员们,陈利利、万里程、陈友恩等他们因为上班,不能全程参加河南的救援任务。但是,

他们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前来参加抗洪。有的家人是不愿意让他们来前线,担心他们的人身安全。但是,这些同志们, 他们不顾家里的阻拦,开车行程 480 多公里,赶到河南中牟县参加抗洪。……

七、英雄归来

在河南郑州中牟县奋斗了一周的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 徽应急救援总队,他们接到了上级的感谢信,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对于他们舍生忘死,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给予他们高度的评价。发来感谢信!

朱志中他们的救援队伍,胜利地完成了在河南中牟县救援的任务。英雄凯旋回家。

迎接英雄的队伍,早已安排在英雄回来的路上。献给英 雄的经典鲜花,早已等候。欢迎英雄回家,一个不少,欢迎抗洪前线的指战员们安全回家。

八、从安徽六安再奔河南新乡和卫辉战场

在 7 月 26 日—8 月 6 日,朱志中他们又接到应急管理局的命令,赶往河南新乡和卫辉,为那里的乡村进行消杀灭菌。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应急救援总队,他们整装队伍, 再次从安徽六安再奔河南新乡和卫辉战场。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新乡,开始投入了消杀灭菌的工作。寂静的村庄,不 见村里有多少人走动,只见朱志中的队员们,忙碌着安装喷雾器。由于他们的消毒设备比较短缺,因此,他们把用于农机喷雾器也用来作业喷雾。当地的村民组织了一些电动三轮车,给每个消毒人员配备一辆,协助救援消毒人员快速高效 省力工作。

他们每天为当地的村子消毒,大面积的消毒工作,使他们多日来,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吸收消毒液气味的负面作用。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如果配置完毕擦桌子的话,它会分解释放氯气,这是你能闻到的味道,氯气会可以损伤呼吸道粘膜,时间久了头发也会变色。经常用手接触该品的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该品有致敏作用。该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即使是这样, 大家还是没有去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而是投入紧张的消毒工作。他们是:朱志中、杨明明、崔健、万里程、陈利利、陈友恩、郭永周、赫亚琼、李林、朱花蕊、贺平平、甘本壮、胡习龙、朱常露、洪永林、代新、潘志媛、代道 坤、陈鹏、刘应远、刘勇。

他们在装配机器设备的时候,合肥支队队长杨明明,不慎把手腕划伤,鲜血顺着手流淌,他一声不吭,缝针处理包扎后,他依然投入为灾区人民喷洒药物,消杀灭菌工作之中。 为了配比 84 消毒液,他的伤口经常触及到消毒液,使伤口杀得疼痛难忍。总队长让他撤离,但他说什么也不下火线。

参加消毒的全体指导员,他们冒着 39 度的高温,加上身穿防护服,人体的温度基本上,能够达到摄氏四十二三多度。当他们脱下这身防护服衣服的时候,能够从袖口倒出流 出的汗水起码要有一斤多左右。当他们脱下鞋子的时候,脚 面上全都是被汗水和加上消毒液浸泡引起的水泡,腿部被 84 消毒液与汗水浸泡,两条腿起的都是红点,刺痒难忍。84 消毒液不慎喷洒在脸部,使脸部过敏红肿瘙痒,起了满脸的小疙瘩。他们就是这样坚持为灾区人民服务,舍去自己的安全健康,保父老乡亲亲人们一方平安!

他们为新乡市消毒 4 个行政村、为卫辉消毒 16 个行政村,为牧野区整个区域进行了三天的消毒。

在卫辉,我们的救援指战员到达卫辉市,展开了快速的救援。卫辉市是个重灾区,水灾的情况非常严重。抗洪抢险现场,我们的指战员来到现场,水位有 2 米多深,指战员们为了救助更多的灾民,大家谁也没有想那么多,开着沖锋舟到村庄里去救人。进了村子,他们看到的是,一片狼藉, 村庄最高处一片纷乱,人们都挤在那里, 等待救援。他们看到救援队来了,都不约而同地往前拥。我们的指战员们就安排秩序,先把妇女儿童老人救出去。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救援点和洪水区,转运受灾群众。这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和他的妈妈被我们的救援队员孔令国同志安全转移。

九、抢占时间,挽救生命的救援战士!

朱志中,在抗洪前线 15 天

的日子里,他每天只有 2 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他把精力都投入到抗洪救援之中。他患感冒,咳嗽,累的自己就要倒下。每天他要安排救援人员去哪里救助老弱病残,并再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甚至去送有生病的老人和儿童孩子送到医院去做手术和治病。

他自己的宝贝儿子过 3 岁生日,他因在抗洪前线,而不能陪在儿子的身边。他的儿子, 在抖音视频里,面对视频,一声声地叫着爸爸!爸爸!爸爸! 那稚嫩的声音,穿透着这位父亲的心,他望着儿子的视频, 他是多么地想念自己的儿子啊!多想把他抱在怀里!但他, 他把思念的泪水,仰天咽下。

一声爸爸,一声责任!这一情景使多少人泪目。

他在抗洪前线,只能看着孩子的视频,默默地祝福孩子生日快乐,他惭愧地说:“儿子生日快乐,原谅爸爸远在他 乡不能陪在你的身边,爸爸选择了救援队,就没有多少时间

陪你成长,因为百姓更需要爸爸。”

同样,有多少向朱志中队长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自己的亲人、父母、妻儿、丈夫和孩子!

朱志中的信念是: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当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第一时间出现,不要问我们从哪里来, 到何处去,哪里有危险,我们就在哪里!

他说:“自己曾经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现在是一名抢占时间,挽救生命的救援战士!”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应急救援总队,在朱志中的带领下,他们为救援河南灾民投入大量的心血:共计分 6 批次 162 人支援河南抗洪,其中也包括做后勤的组织人员,他们在安徽六安总部,为组织人员上前线,不停地组织人力补充前线战斗力,去支援前线,投入抗洪救援的人员。河南郑州中牟县、新乡、卫辉抗洪救援的英雄人员有:

朱志中、杨明明、崔 健、代 新、刘 勇、陈 鹏、刘 亮、万里程、陈友恩、陈利利、徐先锋、丁胜杰、周春雷、范平亮、唐宝仙、朱志龙、余昌权、余启峰、郭 方、陆太芬、陶阳照、孙晓飞、廖辉平、杨丽莹、李永胜、程 平、于银龙、朱艳花、周佳垠、袁 淼、黄龙虎、张荣华、陈义俊、潘申丰、姚红才、刘正武、陈道夫、翁兴然、李 勇、朱常露、洪永林、潘志媛、代道坤、孔令国、胡正军、郑重军、陈士明、班俊宝、曹东林、付道友、罗 浩、欧道海、段荣成、朱花蕊、胡习龙、宋 杰、贺平平、甘本壮、陈华贵、李 杰、 程 鹏、刘 卫、刘 亮、王 革、李金烨、薛伟军、杨鑫怡、张永兴、李庆成、张传宝、胡永浩、钱克洋、崔 涛、周忠召、殷珊珊、李其娟、陈双存、郑保华、谢尚金、马林涛、李 亮、霍元迎、王 合、赵 军、徐厚龙、刘 杰、张成军、李维龙、徐先钰、余有兰、张瑞床、卢兴如、李德军、柳立宏、朱彦澔、赵善海、万圣宝、周彦鑫、王胜芹、孙 健、李君杰、雷善文、陈昌金、刘 刚、耿保国、王 衡、赵 鹏、许德荣、涂玉峰、李启浩、周小舟、田云龙、韩延虎、吴晓燕、叶 彪、李中卫、汪 坤、晁胜平、李贤浩、易松海、郭 婷、饶美玉、韦礼伦、杨继发、李明生、李明洪、黄 俊、韦云锋、刘 涛、朱 菊、黄克翠、李 林、蔡磊磊、范世界、王志文、胡配红、王兰贵、朱士兵、张选俊、蒋红义 付道周、龚玉龙、陈浩郑、高泽梅、张承友、涂红贵、洪传喜、朱万玲、陈恩丽、鲍 林、吴允梅、胡 锐、余明洁、经怀燕、刘应远、郭永周、王 影、徐礼恒、操和东、袁 康、乔家荣、刘 明。

全体人员,在这次任务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了,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舍小家保大家的大爱精神!家国情怀的奉献精神!所有人都是英雄!全队人员也实现了朱志中队长出发之前保证说的:“今天,我把你们带出去,我还要把你们带 回来!每一个人都要安全的回来。”的决心和豪言壮语!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安徽应急救援总队,帮助群众避险转移和紧急转移安置,从 7 月 20 日深夜接受命令到 8 月 6 日胜利完成任务,他们成功转移群众 1437 人。清理杂物、排水除涝、疏通瘀堵,道路救援 59 辆车,带病人到医院 37 人。

总队的队员中暑 11 人。救援轿车干熄火 17 辆。对讲机掉水里 6 部。冲锋舟干报废 11 艘,发动机干废 7 台,救援车干废一辆。

在当地,灾区的老乡们,她们为了感谢救援队伍来帮助她们抗洪,她们自发地做了馒头等食品,来到街头,慰问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救援人员。当她们知道朱志中队长他们是从安徽来这里抗洪救援的,她们纷纷地围上来,拿着馒头等食品,使劲地往他们手里塞,整袋的馒头和端着开水、米汤, 递给他们喝。她们说:“你们辛苦了,你们为我们的家乡来抗洪救援,我们就用自己亲手做的馒头,来慰问你们,你们辛苦了,吃饱肚子,别饿着肚子啊!”尝尝我们河南的面食吧!她们对指战员们的热情,也深深地感动了救援车上的每一个指战员。朱志中等人,连忙说:“谢谢啦!谢谢啦!不要不要。”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在场的人。朱志中接过河南大姐递过来的馒头,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情、友情,乡情,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珍贵的呢?!

我们的指战员们,他们在河南救援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他们日夜奋战在抗洪、消杀的第一线上,不知疲倦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把受灾的群众救出来,看到他们能平

安地与家人团聚,他们就从心底涌现出一种安慰和温暖。他 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没有什么能够比让家人的团聚更加重要的了!

十、组建快速反应队伍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全体指战员配合当地政府, 坚决完成好河南郑州的救援抢险任务。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任命朱志中为快速反应处处长!

自 8 月 6 日,队伍从河南回到六安自己的家乡,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歇,马上开始组建快速反应队伍,组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队伍,这些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刻,能够快速地冲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总结这次抗洪的得失、经验与教训,整顿纪律,决心把这支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示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给人民以力量。努力奋斗,书写快速应急救援的新篇章。(李桂莲)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