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江油职中21级幼教8班教室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本该享受周末休憩的班主任何芳仍和往常一样抽出半天时间,帮助彝族的学生们补习课程。“孩子们进步很大,希望他们都能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何芳欣慰的说道。
这是江油教育系统援彝团队真情帮扶的一个缩影。
彝族的孩子们正在唱着家乡的歌
近年来,江油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教育帮扶协作机制,助力布拖义教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让涪江两岸的教育温情如灿烂芬芳的索玛花,在大凉山熠熠生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江油充分发挥学科、经验和人才优势,坚持多渠道帮扶,逐步探索形成了应帮扶县所需、尽学校所能的特色帮扶路径,先后投入教育帮扶资金1532.5万元,实施教育帮扶项目33个;选派教育帮扶人才211人,培训教育骨干2000余人。
孩子们正在上钢琴课
据了解, 从2017年起,江油就采用“异地办班+本土办学”的教育帮扶模式,开设 “布拖中学异地班•江油初(高)中班”33个,累计培养布拖籍学生2164名。截至目前,“布拖中学异地班已开设4个班级招收173人。
不少孩子是第一次走出大凉山,来到外面的世界,所见所闻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感受,优厚的帮扶条件和有利的教育水平更让他们能大胆的编织自己的未来理想。
“毕业之后我想回到布拖县去教幼儿园,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让更多的布托孩子走出大凉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21级幼教8班(布拖)的拉马么惹牛满眼坚定道。
初到江油职中的彝族孩子,年龄一般在16岁,多数并不适应外面的教学节奏,甚至连普通话也不太会说。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在江油的学习生活,学校精选了一批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或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从生活到学习,从文化课到文体活动,手把手给亲身指导示范,点滴培养温暖了孩子们的心底。
“我特别喜欢钢琴,但有时候会因学不好而泄气,可老师一直很耐心的教我,为我加油打气,我非常感动。”同班的吉子么惹扎发自肺腑的感谢老师。
吉子么惹扎接受采访
教育犹如水滴石穿,在老师们日复一日地细心教导下,布拖孩子们坚持学习,只争朝夕。如今,不少人已经取得了曾经不敢想象的亮眼成绩,他们怀抱梦想却又脚踏实地。
多年来,江油各学校布拖班的老师们始终保持“心有大义、肩扛责任”,以一颗颗真心实意,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学习上引导学生,心灵上关注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光热,为立志走出大山的孩子们鼓干劲、教本领,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对口帮扶新阶段,江油将继续坚持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帮扶,深入实施学校达标提升改造、学生异地培养、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学校结对共建、精准关爱“五大工程”,创新教育帮扶模式,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尽心竭力、倾囊相助,见证凉山布拖教育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图/文 蒋杰 符庆乐 范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