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新闻网(岳斌) 四川江油青莲古镇粉竹楼,相传是李白妹妹李月圆的闺阁。汉白玉雕刻的李月圆静静伫立楼下,默默注视着在院里飞针走线的一群人,一位蓝衣女子在一旁边比划边指导……江油市李白诗意蜀绣职业培训学校正在开展残疾人刺绣培训。
这位蓝衣女子叫肖莹雪,小时因病致聋哑,四处求职却处处碰壁。被大家称为“哑妹”的她,开始培训时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认真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暗自揣摩理解。刺绣培训班的老师针对她的情况,时时给她“开小灶”。掌握的每一种针法,绣的第一张“福”字,第一次获奖……肖莹雪每一次进步,老师们都竖起大拇指给予鼓励。变得自信的“哑妹”,刺绣技艺突飞猛进,逐渐成长为“李白诗意绣”骨干,并成为学弟学妹们的老师。肖莹雪在日记中写到:“我要做最好的绣娘,我要做很好的老师……”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江油结合“李白故里”文化建设,利用“李白诗意绣”平台,走出“培销结合”。
特色职业培训的新路。江油残联将目标锁定在刺绣项目上,他们会同人社局、妇联等职能部门,针对失地、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农村留守妇女等困难群体开办蜀绣、羌绣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层层选拔,教学任务由李白诗意蜀绣职业培训学校承担。校长朱裕将李白诗歌文化,蜀绣古老技艺融合起来,打造了“李白诗意绣”文化品牌。
随着残疾绣工技艺的成熟,江油残联和人社局又牵线搭桥,帮助培训学校成为四川坤朋文化传媒的“绣工厂”,采取“免费培训、灵活就业、产品回购”的经营模式,签订承揽加工合同,定期统一检验回收产品。
目前,已完成刺绣作品100余幅,其中部分优秀作品销往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残疾人年均收入在8000元-20000元之间。
培训学校老师不厌其烦,手把手地传教授艺。为了方便和肖莹雪类似的聋哑学员沟通,老师们还自学了基本的交流手语。近年来,该校承办“春雨工程”项目等各类刺绣培训班10余期,与人社局联合举办免费培训50余期,受训2000余人,其中贫困500余人、残疾30余人。设立“李白诗意绣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扶贫基地”12个,约300名绣娘从事居家灵活就业机会,为家庭增加年收入达1-3万元。
肖莹雪也多次参赛多次获奖,在江油承办大型中秋晚会“月圆江油”时,她的作品《上阳台帖》还被江油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央视剧组。类似肖莹雪的学员还有很多。25岁的林伟,属于手脚畸形、耳聋口哑双重残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耗时45天绣出了《致敬逆行者》,用这幅刺绣作品表达了对祖国的感恩、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如今,“李白诗意绣”已成为江油职业技能培训的一项特色,“残疾人刺绣作品义卖”成为一项长期活动。50%的义卖资金建立专户,作为残疾人技能提高班培训资金,力争整体提升技能水平。江油市的残疾绣工们,正用手中的五彩丝线绣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据绵阳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华雄介绍,江油市“培销结合”特色职业培训是绵阳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绵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创新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绵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已由单一式迈向个性化,从传统式进入多元化,残疾人就业工作“活力足、平台多、渠道广”。为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满足残疾人就近就便参加培训的需求,持续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或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帮助和扶持有就业意愿和相应能力的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为2139名残疾人进行了创业、盲人按摩、(盲人)电脑、电子商务、家电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包括252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万余人次参加各级残联举办的职业技能和种养殖业培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4429 名、其他贫困户 2833 名。为4608名居家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创业直补达263.3万元。2019年,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专题报道绵阳市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绵阳市北川县残疾人王兴碧脱贫路上自强勤奋创造美好生活事迹;2020年央视17频道对绵阳市平武残疾人陈习华发展致富励志故事进行专题报道;2019年绵阳市残联就业工作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绵阳市残疾人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