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好日子,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成都至攀枝花,正式进入“动车时代”!
作为一个媒体人,前几天动车试跑的时候,我就已经激动无比。因为在哪里有许多美景可以邂逅。
其实早在几年前,新成昆铁路的昆明至攀枝花段就已经开通运营了,我们去都是先坐飞机到昆明,再坐动车到攀枝花,成都到攀枝花只有绿皮火车,成都飞攀枝花经常会遇到不可控天气,造成延误或者降到昆明机场。
朋友们问了我许多遍,攀枝花明明属于四川,为什么去昆明转车,而不是去成都?
我也回答了许多遍:
其一,攀枝花在地理位置上离昆明更近,距离昆明两三百公里,距离成都七八百公里。
其二,新成昆铁路是分段建设、分段开通,攀枝花到昆明段提前开通了,到成都段还没有开通。
虽然以后去攀枝花,还是会坐飞机到昆明转车,毕竟昆明离得近,但是,心理上不一样了。
过去的两年,很多攀枝花人开玩笑,动车不通自己的省会,却通云南的省会。而今后,终于通到自己的省会了。
新成昆铁路开行的动车,时速160公里,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的时间,分别是3小时、5小时、7.5小时。
网上有很多人酸这个时速,160公里,太慢了!中东部的高铁,动辄时速300多,北京到上海的高铁,时速350……
看了这些评论,就一个感受:在大城市生长的人,体会不到山的高度,不知什么叫“山高水长”。
成昆铁路的修建,太难太难了。
据了解,老成昆铁路,于1958年开工建设,1970年建成通车,全长1096公里,其中有500多公里位于地震烈度7-9度地区,沿线山势陡峭,江河众多,地质极为复杂,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外国专家一致认为这些区域是修建铁路的禁区。
那个年代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几乎全靠人工,铁锹铁锤,肩挑背扛,高峰时期有30多万人参与修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平均每1.7公里就搭建一座桥梁,每2.5公里就开凿一处隧道,硬是将天堑变成了通途。
有数据表明:修成昆铁路时,铁路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两名建设者长眠在铁道旁。
很多年轻的建设者用血肉之躯打通了这条西南大通道,成昆铁路的建成被誉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即便在高铁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成昆铁路的修建,依然困难重重。
新成昆铁路全长约860公里,沿线跨越了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金沙江,穿越峨眉山、大小凉山和横断山,依然有多种地质风险,面临着世界级的建设难度。
10公里以上的长隧道有7座,最长的隧道22公里,2公里以上的大跨度桥梁有11座。所以,160公里的时速,在那里已经算是超级工程了。
小相岭隧道,全长22公里,修建难度极高。
通车后的畅快,让攀枝花、大凉山一带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车票发售刚一两天,就已经一抢而空了。大家期盼这一天,太久太久了。
几年前,我第一次从绵阳坐绿皮火车去攀枝花参加活动,在火车上,很多人背着背篼、提着纸箱,装着攀枝花的芒果、桂圆、石榴,我第一次知道,攀枝花的水果那么便宜,那么受欢迎。
那时候第1天下午我从绵阳上车去攀枝花,第2天早上才到米易,下午到达攀枝花,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仰着头望不到窗外的山顶,那些大山,太高太高了。
半山腰上,住着很多彝族同胞,东一家、西一家,我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要住那么高?同时我也在想,虽然他们很容易爬到山顶,但是他们很难走出大山。大山连着大山,他们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有些不可思议,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
在攀枝花,随处可以看到一个词:「得天独厚」,得天独厚的阳光,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水果,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康养条件……
当我在超市里,看到攀枝花的凯特芒果、米易枇杷,想想载米易、在攀枝花。四季如春,日平均温度20°左右,是水果王国,康养圣地。当三五好友在一起聊天时,听到他们说冬天会把老人送去攀枝花过冬,我内心非常忐忑,许多条件好的都会去哪里康养。
就在前几天,攀枝花再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起初,人家都会说,攀枝花,哦,钢城,攀钢,三线建设。
如今,人家会说,攀枝花好地方啊,冬天暖和,阳光康养,大芒果,软籽石榴……
攀枝花这座小城,逐渐为人所知,城市宣传一点点延伸到远方。
每年冬天,当我们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的时候,攀枝花的冬樱花盛开正时,整个城市“沦陷”在粉色里,都无比羡慕,由衷感叹一句,攀枝花的气候,真好!
以前,大山的阻隔、交通的不便,使得攀枝花成为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山城,山里的人和物产走不出来,山外的人才、资源、技术不愿进入,最近十多年的人口流失也比较严重。
今后,动车开通了,新机场启用了,攀枝花一定会越来越活跃、现代。
这两天看到一些网友的规划,要坐着动车去西昌吃火盆烧烤,小猪儿肉,游邛海,逛泸山,去攀枝花买水果,晒太阳,新乡看梯田,吃铜火锅,去昆明吃烧饵块,滇池喂红嘴鸥,再回成都住酒店,春熙路买衣服,宽窄巷子吃钟水饺,到绵阳嗦米粉,到江油吃肥肠……
真的很赞,一条新线路,串联起了半个大西南的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