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奏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行曲”。乡镇党员干部作为改革攻坚的先锋力量,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一抓到底,选准抓落实的切入点,盯牢抓落实的着力点,聚力抓落实的落脚点,敢于说实话、善于谋实事、勤于出实招,让大抓落实、起而行之在基层一线蔚然成风。
挺起“敢落实”的铁肩膀。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事到难处须放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民生保障任务仍然很重,基层维稳形势仍很严峻,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势必遭遇各式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迎难而上,直面抓党建、谋发展、惠民生、优治理、保平安等方方面面的风险挑战,敢于闯新路、涉险滩,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推动改革在乡镇落地开花。
练就“善落实”的真本领。常言道,“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大抓落实不仅是一种务实之风,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素质。设若只凭一腔热血、缺乏科学方法,“抓落实”只会事倍功半、劳而无益。怎样提升“大抓落实”的能力水平?既要善读“有字之书”,不断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更要用好“无字之书”,在具体工作中学会“至广大而尽精微”。
奏响“勤落实”的最强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实事求是地讲,在乡镇一线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群众不满意、不买账”等形形色色的问题。要奔着问题去,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真正弄清楚问题表现、背后原因。要盯着问题改,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打好“促落实”的组合拳。常言道,“人叫人干人不干,制度调动千千万”。实践证明,鲜明的制度导向、清晰的责任划分、精准的考核评价、多元的激励措施,是推动形成实干之风的重要前提条件。乡镇干部“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的背后,隐藏着机制不健全、奖惩不到位等深层次矛盾。要做好建章立制文章,稳步提高考核评价体系的严密性、科学性,为“大抓落实”蓄势赋能、保驾护航。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新挑战,乡镇党员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越是任务重、矛盾多、困难大,越要善谋划、重落实、求实效,坚定不移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齐心协力攻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娄山关”“腊子口”。(李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