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永远走不出您浓浓的爱
题记:母亲溘然长逝,平静而安祥地离开了我,离开了这个令她有着无限牵挂和眷恋的世界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七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虽然阴阳相隔,但母亲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特别是她对人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大爱,她办事坚强刚毅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有担当的品格,永远指引着我的人生航向,她教给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当时,日本鬼子己侵占了神池县,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里人沒有了活路。梁江和许多人都参加了抗日活动,他既无暇照顾、更无法抚养这个孩子。如果沒有奶水,这孩子是不可能活下去的,母亲小产了,虽然奶水不好,但还是有的。梁江找到我母亲说:“妹子啊,娃儿妈死了,她才5个月,我该怎么办?現在只有你能救她一命,日本鬼子害得咱们沒有活路了,我要去打鬼子了,求求你,救救这个可怜的娃娃吧,把她收留下,就当作你的女儿吧”。 那时,母亲才17岁,用現在的覌点看,她还是个孩子呢。母亲和父亲商量后,他们覚得这娃娃真可怜,5个月就沒了妈,自己奶水虽不好,但总还是有点儿,梁江是去打鬼子的,这孩子应该抚养。于是母亲对梁江说:“一来这娃妈沒了,二来你是去打鬼子的,只要我能活下去,我就一定把她抚养长大成人”。 这是对一个幼小生命的承诺啊!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大人尚且不能自保,何况一个只有五个月大的小生命呢。 但母亲对参加抗日救亡斗争的梁江作出了庄重的生命的承诺,在人们过着血泪拌饭,牛马不如生活的艰难岁月中,母亲硬是含辛茹苦,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将这个女娃养大成人,并让她读书上学有了文化。 我早想写写这个故事了,因这个故事只是听父母亲和左邻右舍经常说起,并非我所見,而当我刚记事时,这个女孩就被她父亲领走了。因此,我一直无法动笔,不知该怎么写,故事的题目也不知该叫什么?母亲给这个女娃起名叫润英,让我叫她表姐。 我只是对母亲讲得抚养过程中所发生的比较大的故事做了一个粗线条的勾勤和串连,以展示那段日子的不易,展示母亲在抚养这个孩子中的无私、不求回报的大爱,展示母亲的坚强和刚毅。 但无论如何,在母亲走了七个年头的今天,我必须对这个故事作出回忆了,以了却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也对母亲作出一个交待。
润英五个月大的那年,母亲才十七岁,便对参加抗日斗争的梁江作出了承诺:“只要我活着,无论多么难,我一定会把这个女娃养大成人”。
润英一岁那年,贫困,战乱,饥寒交迫的生活使母亲的奶水越来越少,母亲每天抱着她到五里外的一个村子找人喂奶,一喂就是半年,半年中她往返走了多少路?付出了多少心血?谁能说得清?谁能算得清? 润英两岁那年,母亲听人说,喝小米面糊糊对小孩有好处,于是她让父亲向村里人借了一头毛驴,驮着莜麦和山药往返一百几十里,从朔县换回了小米,每天给她喂小米面糊糊。 润英三岁那年,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她突然发高烧,父亲不在家,母亲背着她一口气跑了十多里路,到一个老中医家给她治病。那是十多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啊,一路跌跌绊绊,又累又饿又怕,那是多么艰难啊! 润英四岁那年,她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被母亲打了顿,母亲一生只打了她一次,这一次打得毫不留情。这顿打告诉她: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人这一辈子,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做事。 润英五岁那年,由于汉奸武世龙把我村民兵活动情况密告了利民堡的敌人,并连夜带人包围了村庄,父亲执行任务在外,母亲听到枪声,急忙把睡梦中的润英拉起就往我家背后的山上跑,跑到半路看到有一个被雨水冲刷的很深的坑,上面的杂草把坑遮得严严实实,母亲和润英就躲进了这个坑里。刚躲进去,就听到搜山的日本鬼子说着叽里咕噜的日语,从她们躲的坑上边走了过去。这天晚上,日本鬼子 在我村残杀了梁成林、李志善、张纯明等民兵。制造了震惊西北山区的慘案。母亲靠着大胆和机智保护着润英,躲过一劫。 润英七岁那年,一个冬夜,院里来了一个上门要饭的老人,母亲让老人进家暖暖身子,并让他上炕,给他饱饱地吃了一顿热饭。母亲说:“娃呀,人有难处时,咱们要伸手帮一把,这样做心里踏实些,好受些” 。母亲厚道、朴实的话使她明白了,人要有爱心,做人要厚道。 润英八岁那年,母亲卖掉了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对耳环和手镯,送她上学。母亲说:“我不识字,你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好好念书,不能像我一样再当睁眼瞎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不要说女孩子念书了,就是男孩子也是凤毛麟角。 润英十一岁那年,冬天格外冷,寒风刺骨,干冷干冷,母亲拆掉自己的棉衣,给她改做了一件厚的衣服。就这年冬天,母亲因天气寒冷,再加劳累,落下了终生病根。 润英十二年岁那年,当时平鲁最高学府是井坪高小,母亲用毛驴驮了生活用品和粮食,把家搬到了距老家六十多里的井坪,陪她念书,她成了我们村唯一的高小毕业生。 润英十七岁那年,我刚记事,记得有一天,一个穿着一件狐皮领子短大衣,胸前挂着许多我不知名的军功章的人来到我家。他就是梁润英的父亲,十七年音讯全无的梁江。他和我父母亲讲了这些年来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胸前挂的就是在战争中立功的勋章。他非常感谢母亲十七年如一日替他把孩子养大成人。他已转业到唐山市参加工作了,这次准备把女儿领回唐山和他一起生活。母亲把整整抚养了十七年的润英送走了,分别时娘儿俩相拥而泣,母亲有一种撕心裂肺,难舍难分的感受。 润英十九岁那年,她父亲给她娶了一位后妈。润英给我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爸给我娶了一位后妈,我不知怎样才能和她处好关系?”。母亲让人代笔给她写信,信中写道:“娃呀,后妈是你的长辈,你要尊敬她,关心她,有时她说你几句,那怕骂你几声,那一定是你有毛病,你也不要计较,平时勤快点,多帮她做些家务事,这样,后妈也就变成亲妈了”。 润英二十岁那年,她要参加工作了,她又给母亲写了长长一封信,征求母亲的意見。母亲让人代笔写信,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娃呀,不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什么工作都能做好”。 润英二十六岁那年,正是困难时期,大城市里人们生活更困难。母亲想尽千方百计,给她弄了五十斤全国粮票寄去了。 润英四十三岁那年,母亲听说她患有关节炎,经常腿疼。让我想办法给她买了两条“羊老大”棉裤寄去。 母亲走了,她已走了七年了,但她的心里永远牵挂着润英;因为她是母亲身上永远无法磨灭的一块胎记! 她永远走不出母亲浓浓的化不开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