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文化

「四川藝術基金」藏舞蹈學||会议综述||中国藏族舞蹈作品分析與評論

2022-12-22 12:25:58 来源:  作者:
摘要: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献礼二十大:新时代藏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主题中国藏族舞蹈作品分析與評論时间2022年12月19日主办单位绵阳师范学院•藏舞

conew_图片1.jpg

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conew_图片2.jpg

《献礼二十大:新时代藏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

conew_图片3.jpg

主题

中国藏族舞蹈作品分析與評論

时间

2022年12月19日

主办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藏舞蹈学研究院

绵阳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舞蹈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扎西江措藏族舞蹈技能大师工作室

中国舞蹈学编辑部

 

2022年12月19日14:30-17:30,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献礼二十大:新时代藏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藏舞蹈学研讨会之《藏族舞蹈作品分析與評論 》在线上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由线上来自30名学员参与讨论,由绵阳师范学院藏舞蹈学研究院扎西江措教授主持,特邀绵阳市评论家协会主席何琴英老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专家点评。

conew_图片4.jpg

学员: 邱愫雯 四川师范大学大学舞蹈学院专任教师

作品《天浴》:在藏历年7月,民间有一个传统的露天洗浴习俗,沐浴节。夏末初秋的藏区连绵起伏的高山雪峰,在阳光直射下,慢慢的开始融化,一股股清澈的溪流沿着崎岖的山脉流入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这是平安幸福的泉水,也是神灵赐予的福泽。传说“天浴”能祛除污秽、疾病与罪孽,藏族少女们在特定的日子就会在纳木错湖边接受天浴的洗礼,感受神灵的庇护,洗涤身上的污秽使心灵得到纯净、焕然一新。整个舞蹈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个“圣”字,把少女比作圣女,从服饰穿着到神情、动作、姿态都让人觉得她们是那么神圣美好。

舞蹈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开始的音乐水流声响起,引出一个藏族少女提裙淌水而出,随后群演们依次泛起波浪,以连绵起伏的下腰动作描绘河中沐浴的场景,也再现了层层水花,而全体演员整齐一致的跪下腰则展示了内心的虔诚、向天向水表达自己的敬意。舞蹈进行到中间部分,演员们或对着清澈的河水梳妆打扮,或扮演在河水中的美丽倒影,随之舞动,处处彰显着姑娘们对水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后半部分的快板更是毫不逊色,藏族姑娘们解开腰带,提着裙子在河中尽情嬉戏,溅起水花,感受天浴的洗礼。最后伴随着《在那东山顶上》的音乐,她们细细体味头上、脸上、身上的每一滴水,眼中既有喜爱也有珍视,圣洁二字一览无遗。由此可见,天浴这个舞蹈主要是想突出藏族中的水文化,感受藏民对生活的热爱。藏民认为,水是维系生命的物质,也是重要的文化元素,它为藏民提供精神支持。藏族的水神信仰由来已久,直到今天仍影响藏民的生活,水文化深入藏民的内心,代代相传,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藏文化的重要组合,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天浴》正是受到了这样的水文化滋养,才深入人心。

conew_图片5.jpg

学员:邹卷云博士

作品《转山》:此作品是以藏族地区传统宗教活动——转山朝圣为创作题材,并从电影《喜马拉雅》和《冈仁波齐》中的剧情汲取了灵感。人物形象设置为多人物的视角,编创手法上运用了虚实空间对比的手段对整部舞蹈作品进行了创作。动作设计上采用了藏族人民在朝圣途中最常见的动作———“三步一磕”贯穿于舞蹈始终,结构上多采用双人舞、群舞的大舞段叙事,讲述故事情节,体现了藏族人民虔诚的信仰以及生命的轮回。

整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紧跟时代潮流,植根于本土文化,同时响应了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中提出的文艺作品创作的宗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起到引领的导向作用。编导通过对转山路上一幕幕故事的描述,在突出了藏族人民鲜明形象的同时,也彰显出深厚的民族情怀,以及对多民族文化的认同。《转山》可以说是一部风格特点鲜明,人物刻画细腻,具有民族性、时代性,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舞蹈作品。

conew_图片6.jpg

学员 胡倩华(甘孜职业学院青年教师)

舞剧《天路》: 此作品是由青年舞蹈家王舸创作得属于现实题材的民族舞剧,为纪念青藏铁路通车12周年而创作的舞剧,于2018年6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天路》主要讲述上世纪70年代末,青年铁道兵卢天与战友们奋战在青藏铁路建设一线的故事,《天路》是在修建铁路的背景下讲述修建铁路军人与藏民的故事,一方面是借由故事表达《天路》不仅是连接大陆与藏区的一条铁路,更是心与心的连接,代表着藏民心中的向往。

舞剧《天路》中第一幕为《命运,是一场相聚》,以一群修建铁路的军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艰难修筑铁路的情景为故事的开端,主要表现出高原上实施建筑的艰辛,其次是藏族群舞,表现出高原藏民的恬静生活。最后是表现两个人群相遇后的惊诧、害怕、排斥的情景。

编导将舞台分为两个空间,表现在同一时空下的不同空间的不同人群的心境与生活,两个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加之编导使用一冷一暖的两种颜色的灯将两个空间中的两种心境直接呈现,形成矛盾冲突,一方面军人的艰苦,另一方面藏民的恬静愉悦的生活形成对立面,也呈现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随后两个人群以方块状出现在舞台前线位置的左与右两边,眼神坚定的望向前方,左边的军人一脸的坚定,右边的藏民一脸的幸福,表达共同的信仰,也是心中共同的希望。

藏族人民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信仰,筑路军用青春和热血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信念,在钢铁长龙般的雪域圣地,孕育丰收希望。一条天路,更是心向往的天路,也是自由的天路,更是走向团结的天路。

conew_图片7.jpg

学员: 张文玲

作品《欢腾的高原》:此作品由泽吉教授、扎巴扎西等编导创作的藏族男女群舞《欢腾的高原》,是⼀部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即来源于现实⽣活,⼜⾼于现实⽣活的艺术化、舞台化的呈现。编导在2021年中国产党成⽴100周年、⻄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精彩的艺术作品向党和⼈⺠献礼,以乐器弦⼦、热巴⿎为伴奏,加⼊了男⼥⼈声烘托情绪,在体现藏族弦⼦舞和热巴舞⽂化底蕴的同时,用热烈的⽓氛感染着观众,传递着藏族⼈⺠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族性情,讴歌了藏区⼈⺠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蒸蒸⽇上的幸福⽣活,充分展现了⺠族之魂和⽂化⾃信。

conew_图片8.jpg

学员: 缪思薇(四川工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现代流行舞专业组长、在读艺术学博士)

作品《转山》:此作品是一部由东北师范大学演绎的藏族舞蹈作品。该作品于2017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2018年7月入围全国第十二届舞蹈展演活动。本人赏析的是来自《舞蹈世界》 2018年的版本,这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以舞蹈为主要内容、集经典艺术展示与舞蹈综合普及于一体的电视文艺节目,该节目推出了一批出色的舞蹈作品,挖掘了一批出色的舞蹈演员。舞蹈《转山》的编导王舸采风后选择此题材进行归纳提炼与编创,最终将其独特的信仰主题用舞蹈语言进行讲述。作品《转山》独特的描述方式区别于其他藏族民族民间舞,其将"生死"置于信仰之下。本人从舞蹈的人物的形象塑造、主题框架的呈现、主动机的发展、调度的运用、音乐旋律的选择等分析藏族人民强大的信仰支撑,解读《转山》舞蹈创作的绝妙之处。 

首先《转山》主要有三组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组是一位长叩者,二是一对年迈的老人寿终正寝,三是一对年轻夫妇孕育新生命。长叩者是本舞蹈的时间线是点金纸笔,是轮回的始终是信仰的牵索,与舞剧《香巴拉》中的长叩者、杨丽萍老师的舞剧《孔雀》中的小彩旗的旋转有异曲同工之处,是虚与实的结构处理。长叩者作为引子的出现,与群舞异时空的展现到最后年轻母亲的衰老后对长叩者头部的抚摸,塑造了母子的形象,最后体现了倒叙的处理手法。点题了信仰的传承与生命轮回的哲理。其次《转山》要运用了长叩的主题动作进行拆分重组,经过时空力的变换把长叩的主题动作加以发展,主题动作更贴切。最后虽然主题是讲生死但是音乐并没用选用大起大悲的音乐,反而音乐都是优美舒缓,从音乐中并没用明显的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但正是这种平缓的音乐与舞台情绪的反差更有一番意境直击人的心灵深处。

9分钟的剧目似乎是一个浓缩的舞剧,丰富且有很强的诉说力,用平实的现象展现了信仰与生命的主题,给予我们万物轮回的生命哲理。

conew_图片8.jpg

学员: 李雯茜

作品《新寨欢歌》:此作品是由尕藏教授与华毛措教授共同编创的一部极具地域性和风格性的藏族民间舞蹈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编导选取了安多藏族地区牧民欢歌乐舞迎新寨,盖新房的生活场景为主要题材,以安多地区具有浓郁特色的舞种“安多则柔”为舞蹈载体,通过对舞蹈演员形象的塑造再现了藏民们生产劳作时自娱自乐的喜庆场面。舞蹈动作取材于藏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玩耍、嬉戏、打闹时的真实画面,作品中动作轻盈,以轻、晃、颤为特点,且上身舞姿丰富多变。男子动作热闹欢腾、活泼有力,女子动作古朴优美、欢快热烈,散发出藏族人民粗犷与热情的性格。音乐上,采用了传统的藏族民间歌曲,节奏自由活泼,旋律高亢舒展,歌词内容既有赞美山川、庄稼、鸟类,还有赞美爱情等。用传统的农具阿嘎和背篓作为舞蹈道具,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藏族人民特有的劳作方式。此作品讴歌了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给高原牧民群众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向大众传递与展示独具特色的藏族民俗风情文化与艺术魅力。

conew_图片9.jpg

学员:张琛珺 Rizoma》《宓镜》特邀女主,杨丽萍老师舞剧主演、执排,公派留学于莫斯科国立大学舞蹈学专业

作品《藏谜》夏拉舞:夏拉舞是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由模仿牧民骑马时头一颠一颠、身体抖动等动作构成。这些动作由生活动作提炼出来,变成的舞蹈动作,也是所谓的“再创造”。“再创造”应该被理解为是:在如何保持原生态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时,注重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方式叫做再创造。杨丽萍老师创作的“夏拉舞”片段想展现的是女人和男人一样率性的一面,但她实际上想表达的是原生态和艺术创造的一个融合,我认为这也是民族原生态艺术作品要继续探索的一个方向。文化全球化现在是大趋势,但尚在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原生态文化视作“奄奄一息”的传统死物,中国文化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再造传统、创新传统。

conew_图片10.jpg

学员:王佳楠  曾任杨丽萍舞团主要演员/编导

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喜马拉雅·热》:针对作品提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历史性:吸收力是精华、弘扬历史色彩。现如今,已舞蹈的形式来复原古代文物、古代历史已经是一个趋势,那么所谓“色彩”,就不单单指颜色,它可以包含文化符号、民族特色等等可以用在舞蹈创作中的元素。另一个是时代性:关注于当下,且展望未来。随着信息与网络的速度,需要创作者从中提取新的有价值的素材,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有质量的作品,是十分考究且重要的。

《翻身农奴把歌唱》讲述从束缚到解放,再到释放,康巴汉子用独有的舞步和激情演绎了60年来,藏族同胞从农奴到主人的过程;《喜马拉雅·热》的热是气候的热,同时更是藏族女子内心的热情,创作者通过现代的服装与传统舞蹈动作的融合,将藏族女子好爽直率的性格凸显尽致。两部藏族舞蹈作品,均融入了历史性与时代性,充分将藏族的民族特点彰显,同时又打破传统舞蹈形式,释放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conew_图片11.jpg

学员:郭梦瑶(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舞蹈学院教师)

作品《玄音鼓舞》:生命的脉搏被敲响,以敬畏崇仰天地,以谦卑亲和万物,玄音震动身体奔跑,妙弦回荡。作品仿佛把观众带入到一种生命力重塑的身体转换场中,这个空间既在作品时间进程中让身体与它一起体验生命力的重塑,又在作品空间外遥指生命哲学的追问,呼唤生命本体的关怀,使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中亦有了当代的审美体验感与生命力量感。作为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的作品,它的创作美学建构,为人们展示了当代人对奋发的生命进程与高昂的生命质量的追求,应引发舞台创作更深入的自我探寻与思考。

conew_图片12.jpg

学员:刘秋彤

作品是舞剧《仓央嘉措》:舞剧中仓央嘉措的“情”层层递进,并以矛盾为链接,期中包括仓央嘉措与母亲、姑娘之间直接的情感矛盾,还有他对师傅所授多年的佛法与自己向往自由的人性间的选择矛盾,展现了生之使命与心之渴望间的沟壑与对抗。剧中蕴含的种种矛盾冲突,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这里的情,有仓央嘉措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母亲的亲情、对姑娘的爱情、对师傅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藏民的守护之情。观众所体验到矛盾的之美,是借由“情”,诉说着主人公对自身命运安排的接受与反抗;借由“情”,演绎他在感性与理性中艰难的徘徊与挣扎;借由“情”,展现着他对美好爱情的执着与向往。编导采用了藏族传统的“打阿嘎”、奔放的“热巴舞”以及宫廷舞蹈“囊玛舞”等风格性舞蹈,将“情”注入舞蹈动作及舞台画面的创造过程中,形成了诗情画意的动态意象。在仓央嘉措的独舞中, 袈裟成为人物内心世界外化表现的一件得心应手的重要道具, 通过抛出、抽缩、抖开、挥洒、飘舞, 舒展、扭拧, 收放自如,用道具巧妙的表述了人物内心情感。舞剧中有一段仓央嘉措和玛吉阿米的双人舞段, 令人回味无穷,其情感生动, 出神入化。因二者的特殊身份与奇特关系, 两者在肢体上没有任何接触,也不应该或者说不可能有亲密接触。双人的举手投足间, 一颦一笑间, 都呈现着少女与少年在双唇间牵动的浅淡笑纹, 眼眸里闪烁的波光欲纵又止, 若即若离, 彼此默契且协调,漓淋尽致的彰显着爱而不得的情感状态和矛盾情绪。仓央嘉措的诗歌以情为由、以诗为寄,描绘了一颗属于凡人的心。描绘了其在神与人之间寻找归宿的一次思索,呈现出“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的诗情画意。

最后学员表示,做舞蹈作品一定要实地考察,做出具有文化底蕴的舞蹈作品,做到跳其舞,知其舞,再跳其舞,作为编导要深刻的感受力,准确的传达力勇于创新和担当。

conew_图片13.jpg

学员: 王利桥(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

作品《为了永远的纪念》:此作品由编导张瑜冰创作,在1978年成都音乐舞剧院首演。该作品通过一位藏族姑娘为了缅怀敬爱的周总理,在风雪交加的情景中不畏严寒遥祭英灵的场景,表达出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

《为了永远的纪念》这个舞蹈作品在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下,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整个作品具有深沉而炽热的情感、丰富而生动的想象,是藏族舞蹈作品中具有相当水平的好作品。

conew_图片15.jpg

学员:牛舒萱

舞剧《天路》:以作品的叙事线索为切入点,在宏大的“天路”主题背景下,对人物的戏剧性格刻画做出具体分析。筑路军人通过重复性的劳动动作,对动机的复沓处理凸显舞蹈身体语言的张力,以及舞剧中藏族姐姐央金和弟弟索朗及男主角卢天三人生活化的舞蹈语汇,表达符合人物内心的喜悦与痛苦做出具体分析。

conew_图片16.jpg

学员:高斌

作品《心声》:舞者以优美的舞姿对藏族舞蹈形式和特点生动再现,突出了民族之美,充分展示了藏族舞蹈的动作特征和艺术美学。演员通过肢体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道具的使用营造出纯朴流畅之特点,显示出藏族人民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作品的后半部分,演员做出朝拜的动作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高原上因气候原因,各项生活指标的不发达,能利用与再创造的资源匮乏,人们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将寄托付诸于宗教。而舞蹈《心声》中许多旋转跳跃动作寓意着对神的献祭,也算是一种综合性表现。

并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舞蹈也在发生变化,而我们新时代的编创人员定要找到源头跟随时代的脚步大步向前。

conew_图片17.jpg

学员:张若君

作品《承艺热巴》:从立意的角度切入分析,立意关系到一个舞蹈作品的文化底蕴与高度,同时又关系到思想的深度与高度,从而决定着艺术品质与思想品质。《承艺热巴》用平民化的视角,将老艺人对传统文化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到为年轻学艺者传授技艺这种普通的小事中去,这也体现出舞蹈深刻的立意所在,隐喻着当下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担负着传承与发展中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同时讴歌了民间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该舞蹈不仅将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同时还强调我们应当积极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精神价值的升华,使得舞蹈更有深刻的意义。

conew_图片18.jpg

学员:杜渝婷(重庆文理学院舞蹈教师)

作品《布衣者》:学员基于作品的分析,解读热巴艺人薪火相传的坚守精神,传达民族技艺“热巴鼓”的信仰与追求,诉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响应。民间是“源”。民间舞创作在于深扎,在于乡土生活经验的积累。文艺创作者应致力于保持舞蹈民族性,奋力于时代特点与中国风格的融合,成就洗涤灵魂的优秀作品。

conew_图片19.jpg

学员:邱雅慧(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民间舞教师)

作品《高原之舟》:以茶马古道为故事蓝本,讲述藏族人民在茶马古道的历程中,突破一路的艰难险阻,形成的积极进取、拼搏向好的茶马古道精神。“高原之舟”指代牧区牦牛,也是藏族高原男儿的象征,在驮队中,牦牛与高原男儿是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它们不仅要与高原男儿们一起面对着恶劣天气的挑战,还面临着地势险峻、悬崖峭壁的危险。

在舞蹈作品中作品名称一语双关,道具上选用藏族牧区独有的放牧道具“额多”,服装颜色也与耗牛颜色一致,藏族男子形象与牦牛形象虚实结合,此作品达到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

conew_图片20.jpg

学员:王璇(四川工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表演与理论教研室专职教师)作品《牛背摇篮》:是藏族三人舞,编导为苏子红,色尕;由隋俊波,崔涛,万玛尖措三位老师进行表演。该作品1997年首演于北京,1998年参加首届“荷花奖”舞蹈比赛并荣获银奖。

舞蹈《牛背摇篮》用舞蹈的肢体语言,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亲密和睦相处的状态,亦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舞蹈中牦牛与人互为依存的情形活泼生动,又让人感觉亲切,温馨。时至今日,也与我们所倡导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主题息息相关,这一生命主题仍是社会文化的关注点。舞蹈整体以粗犷朴实的舞蹈线条、细腻深邃的浓厚情感,通过女孩与牦牛相依相偎的浓烈情感,将藏族人民的高原生活淋漓尽致的所展现出来。将牛赋予人格化并象征性地表现出人与牛的和谐关系,以此展现出在高原地区,藏族人民内在的精神世界,让人感受到他们粗犷古朴的民族气质,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编导正是通过藏族少女和牦牛形象的拟人塑造来进行性格刻画,把牛和人的关系进行艺术升华,集中反映出藏民族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

牦牛,被藏族人民亲切地称为 "高原之舟",在茫茫雪域之中,牦牛就如同神灵一样守护和陪伴在藏族人民身边,给藏族人民带来温暖和滋养。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劳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藏族人民所喜爱和崇拜的动物。对于藏族人民来说,牦牛就如同他们的伙伴,在牦牛背上寄托和承载着他们的生活。在《牛背摇篮》这一舞蹈作品中的牦牛被塑造成憨厚朴实、充满力量的大哥哥,他以宽容豁达的胸怀,任由可爱的小妹妹戏耍。与此同时他又如同一个摇篮、一个毡房给予小妹妹温暖。编导把牦牛生活中朴拙的形态拟人化地升华为藏族大哥哥的形体动态。

编导在创作时也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动作形态来交代作品的环境。作品开始,两位男演员上身匍匐前屈,分别用手臂来塑造牦牛的牛角,藏族少女则卧在牛背上。这一组动态造型形象鲜明地塑造了牦牛、牛背和小姑娘对牛背的依赖,为整个作品点题。在悠扬的笛声中,女孩骑在牛背上眺望,紧接着伴随着音乐情绪的转换,藏族女孩舞动水袖,欢快的起舞,而牦牛的形象在此时也转换为大哥哥的形象,呵护在小姑娘的身边。为了突出不同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编导巧妙地把藏族舞蹈的动律和动作素材进行变化并穿插其中。女孩儿生火,牦牛"吹烟";天气寒冷,它们为女孩儿遮风挡寒,与她玩耍嬉戏。男演员步伐舒缓沉稳,完美刻画出牦牛朴实特重、雄强奔放的天性。女孩儿跳起落地时的动作,突显了少女的朴实与天真烂漫。

最后,小姑娘重新趴在牛背上,退思眺望,如同一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的田园牧歌,让人意味无穷,令人沉醉。结尾处是开始部分的再现,亦是点睛之处。

conew_图片21.jpg

学员:严冠斌

以《藏族舞蹈从原生态到舞台化的形态转变——以依舞、卓舞和宣舞为例》为题,以藏族代表性舞种依舞、卓舞和宣舞为例,简要地探讨了从原生的民间舞蹈形态到职业化、学院派作品的转换过程中,编导予以不同层面的处理。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原生形态动作的舞台直接呈现,以青海玉树的伊舞为例,编导直接沿用民间的舞蹈形态,最终呈现在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中的欢庆舞段中。

其次,第二个层次是保留原生审美范式,予以艺术化表达,作者以山南卓舞(腰鼓舞)为例,探讨了编导在编创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原生的动作予以保留或是变形,比如在舞蹈《离太阳最近的人》中,舞者跪地、敲击地面的部分直接沿用了民间的形态,但是在站立击鼓的部分,则将动作幅度予以放大,更符合舞台化审美。此外,编导还对道具予以艺术化表达,鼓锤变得更长且有弧度,一则在舞台上延长了舞者的手臂线条;二则在舞姿造型上,借助鼓锤呈现出牦牛角的形象,表达牦牛的图腾崇拜

再者,第三个层次是活态语汇与静态语料的综合运用,即编导除了着眼于现存的活态舞蹈之外,还可以将视野拓展至静态的壁画、画砖像、文献等图文资料,以进一步丰富舞蹈语料库。以古格宣舞为例,编导在将其动作转换至舞蹈《山歌》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比如颤动律、动作幅度的加大,增加脚底步伐;舞者空间的处理与运用更加灵活;调度的多样化,从民间的横排到舞台的流动。但是整个舞蹈的风格却紧紧扣住宣舞中女子连臂而舞的典型形态,尤其是服化道风格的确立,严格遵循了古格王朝中现存至今的壁画中的女子形象,使得整个作品具有浓厚的藏族审美风格。

最后,第四格层次是民间技术的补充,提高舞蹈的观赏性。“没有技术,就谈不上艺术”,学院派民间舞要区别于民间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原生态民间舞,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遵循“距离即美”的古典美学原则,职业舞者所展现出来的技术必须是业余者所无法完成的,才能称之为“职业”。所以,职业化民间舞中高难技术的发掘,应该是职业化民间舞者们的追求。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作品中往往采用的是“跳、转、翻”这类型的共性技术,实际上很难以代表丰富多彩的各民族之间多样化的舞蹈审美。比如舞蹈《离太阳最近的人》中,在后半段情绪高涨时,领舞以一连串跪转,以高难技术宣泄了火热的情感。但就该舞蹈所选用的原生舞种卓舞(腰鼓舞)而言,其在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中,往往有一种舞者甩发的“绝活”。我猜想,如果编导将这一技术引用至作品的呈现的话,是不是又会呈现出更加独特的审美形态?

conew_图片22.jpg

学员:徐敏杰(艺术学博士)

以群舞《转山》进行作品分析与评论。群舞《转山》由舞蹈编导王舸、柳雯、姚磊共同创作,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表演,该舞以藏民传统习俗转山为主题,讲述了在转山朝圣途中有年老者的离去,亦有新生命的诞生,9分钟的作品里向观众展示了生命的轮回和藏族人们信仰的崇高。接下来,笔者从编创视角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群舞《转山》音乐选用了电影《喜马拉雅》的原声带音乐,而故事内容则借鉴了电影《刚仁波齐》里的故事情节,属于传统线性叙事的群舞编创手法,借助单、双、群舞者的调度关系渲染和烘托剧情发展(如曲线调度呈现朝圣之路、大斜线和三角形烘托气氛)。

其次,该群舞在编创过程中守住了两个“固定点”:第一个固定点是在舞蹈的开场、中间及结尾都出现的磕长头舞者,他就像串珠里的那根线,将舞蹈中的故事情节进行了一个贯穿,让观者明白这是转山途中发生的故事情节;第二个固定点是舞者们双手合十磕长头动作元素的发展,由此动作出发进而引申出所有舞蹈动作的生发,包括了空间、节奏、方位等不同的发展变化。

笔者认为群舞《转山》在情节构思和动作编排上运用的十分巧妙,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在人物叙事上略有分散,如转山途中老人采花送给自己老伴儿、老人的妻子年迈病逝、途中年轻女子生孩子的故事线虽然体现出生命的轮回主题,但在 9 分钟的时间里呈现这一切未免有些仓促,导致人物动作极其形象塑造流于“镜像式展览”,如果将叙事内容减少,将演员夸张的生活性表演动作转化为对藏民为何转山的精神层面,将关注点集中在转山者的脚下,用有意味的动作形式呈现藏民精神上的富足、内敛和厚重感,应该会更好吧。

conew_图片23.jpg

学员:王虎林

以《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作为作品评析,该作品曾参加2004年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由四川歌舞剧院推选,服装为黄色单袖藏袍(轻薄),是在传统服饰上的加工让服装在舞蹈作品中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道具为头巾,展现出青年男女间单纯的爱情;音乐是传统音乐进行现代流行设计,使音乐更具符合现代主流;主题动作以后撤前踏,倒脚辗转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性,作品描述了一群藏族少女遇到心上人时的害羞和心动,通过舞蹈语汇描述少女情怀的内心活动,表现了热情奔放、豪爽大气的藏族女孩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爱情的激情和渴望。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从藏族日常生活习俗中,创作出符合现代藏族人性格的舞蹈语汇和体态造型,具有高度的现代审美特征。在编创中继承传统风格的时候又符合现代审美风向,对我们后续舞蹈创编具有指导性意义。

conew_图片24.jpg

闫映东(成都大学青年教师、泰国格乐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针对藏族舞蹈《三个老阿佳》进行作品分析,分享的是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中由李惠君崔涛编创,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生表演的作品《三个老阿佳》。作品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一部纪录片,以三个有着65年友谊的藏族老阿佳为真实创作原型,编导通过巧妙的细节编排,刻画了三个勤劳,纯朴,热爱生活老阿佳的形象。

在以往的藏族舞蹈作品中,专门对于藏族老阿佳这种形象进行创作的三人舞作品很少出现。而这个作品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选取了藏族最接地气的小人物,以小见大,成为非常富有新意的作品,对老阿佳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从体态的驼背,眼神的细节,性格的展现多方面的塑造也是这个作品的亮点之一。

其次,舞蹈动作的提炼包含了抒情性动作(比如,三个老阿佳穿高跟鞋的不同情绪表达,偷牛粪的表情展现……);日常生活化动作(捡牛粪,偷牛粪,背背篓等);还有藏族舞蹈的元素提炼,三种类型的动作相互交替出现使人物形象塑造更加准确。道具的出现将作品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也是作品的一个亮点,红色的高跟鞋这一道具本身似乎并不符合老阿佳的人物角色,但是正是这种对比和冲突,从三个老阿佳争相将高跟鞋穿在脚上,表露出的那种自信,爱美,也展示了藏族阿佳积极,客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红色的高跟鞋另一种也象征了美好的幸福生活。这是第二个亮点。

最后,作品以开放式的结尾给观众留下来更多的想象和思考。这是第三个亮点。三个老阿佳最后只剩下一位老阿佳,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可能都会相继离世,但是他们会一直保持这永不褪色的闺蜜友情。

这个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在做舞蹈编创时,要接地气,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挖掘生活中的细节,体会不平凡的人生,这样才能以小见大,编创出更多打动观众的作品。另一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是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时代要求。

conew_图片25.jpg

邵晓曼(绵阳师范学院藏舞蹈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针对藏族1981年神话舞剧《卓瓦桑姆》进行浅析。舞剧《卓瓦桑姆》是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藏族神话舞剧,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传奇的神话色彩于1981年在首都北京首演。舞剧通过古代藏族戏剧中一个迷人的故事改编,揭示了以正胜邪,以美胜丑的斗争主题,用爱情主线贯穿全剧。在创作上为中国的舞剧创作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经验。

《卓瓦桑姆》根据八大藏戏改编,与《卓瓦桑姆》藏戏同名。舞剧情节采用藏戏原剧情为主,故事展现了国王与花仙卓瓦桑姆之间的悲欢离合、同妖妃哈江堆姆之间的矛盾冲突,集中歌颂卓瓦桑姆的善良美德与正义战胜邪恶的剧情。此外,舞剧艺术形式上也加入了藏戏元素,如舞剧第二场,卓瓦桑姆受妖妃陷害,被贬为女奴,国王孤寂站在卓瓦桑姆内宫,别开生面的运用了一曲藏戏中的高亢唱腔,以伴唱的形式表达国王内心复杂难过的感情。在最后一场,当国王双手捧起卓瓦桑姆的遗体,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也是在一曲藏戏高腔的伴唱中,把剧情悲壮推到高潮。

西方芭蕾故事情节多以童话、神话故事居多,中国舞剧采用自己民间特色的神话故事是张扬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自信。《卓瓦桑姆》的神话情节除了神话特有的神奇梦幻等特性,还包含有藏族民族民风的朴实和特征,彰显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如第三场,一群热巴艺人,因卓瓦桑姆被国王错罚后,集体进宫向国王倾诉怀念卓瓦桑姆的爱民之情。国王在见到卓瓦桑姆赠送给热巴艺人的“钾呜”时,引起对卓瓦桑姆的思念。在全剧中所有的服饰和道具都具有藏族风格,即便到结尾卓瓦桑姆善良形象出现在云端时,身上也带有洁白的哈达。

舞剧既不能脱离舞蹈为主的表现手段,又不能运用的过多的舞蹈语汇简单叠加涣散剧情。卓瓦桑姆的结构和表现手段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如第二场卓瓦桑姆被妖妃陷害,悲痛欲绝,仰天旋转、仰问苍天,没有使用任何编创手法,但会显得更自然。又如国王与生命垂危的卓瓦桑姆一段双人舞,自然贴合,即表达国王内心懊悔,又表达两人之间爱情坚贞。舞蹈运用不仅仅单纯表达舞剧情节,还有巧妙的表达人物内心,在传统舞剧里是一次大胆创新。

舞剧《卓瓦桑姆》虽时隔多年,但仍然是一部经典力作,在为藏族舞剧今后具有特色的主题选材,风格把控和创作手段上都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绵阳评论家协会主席何琴英老师对各位学员的评析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指导,首先热烈祝贺四川艺术基金资助的“献礼二十大”藏族舞蹈编创人才培训班的本期的中国藏族舞蹈作品与评论学术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专家谦虚的表示自己是藏族舞蹈研究的门外汉,对藏族舞蹈并没有太多感性的认识,非常开心能拥有这个机会能被扎西教授邀请参加这样严谨务实高质量的藏族舞蹈学术交流活动,这次会议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学术理想、文化立场、科学态度、艺术追求、精神价值、审美表达”,在学员们进行藏族作品分析的时候可以看出学术交流方向性的努力,大家在挖掘整理、表达、弘扬藏族舞蹈民族文化、呈现了藏族人民的生命状态、心灵记忆、以及历史脚步,并且探索如何通过对藏族舞蹈文化的发展来思考如何传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重建中华审美价值、中华审美风范,从学员们的的评析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审美理想。

在文化立场方面,我们中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历史的、各民族兄弟姐妹统一的一个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没有中断的、灿烂文明的大民族。藏族同胞能歌善舞,创造的藏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的舞蹈文化蕴含着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宗教信仰等等,是藏族文化的重要承载和表达。在学员们的评析中能感受到,学员们在走进藏族舞蹈文化的同时,心中坚持中华文化立场,自觉的在追寻优秀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基因,结合历史人物,结合脱贫攻坚等伟大实践进行提炼,展示既属于藏族文化内涵,同时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当中的元素,以民族舞蹈语言文化的方式,构建中国话语、中国舞蹈艺术的叙事体系,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亲的中国形象的、值得尊敬的努力。

在学员的评析内容来看,感受到学员具有科学精神,有单篇作品的分析,也有多篇作品的比较分析。通过对舞蹈文本进行“细读”的鉴赏与阐释,非空中楼阁、言之无物,这种科学的态度是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回归,值得学习。科学的态度还体现在评析以舞台综合艺术的综合视觉角度来关注作品本身,分别以舞蹈肢体动作、音乐、服饰、地理位置、气候、道具、结构、意境、舞美灯光、调度等等对作品编创进行藏族舞蹈作品学理分析,以及对原生态藏族舞蹈的关注,以展现藏族舞蹈的生命温度、生命质感。三是在分析作品中,评论具有综合性、多样性,且在中西文艺理论的视觉前提下,选取了文本分析法、心理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四是聚焦到于舞蹈作品创作者的关注,对文本外部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其中王利桥老师的评议作品聚焦到了四川本土的优秀作品,对舞蹈艺术作品本身的一个远观视角;张琛珺老师的评析对藏族舞蹈艺术有建设性发展眼光。

评析也看出了学员们对舞蹈艺术本身的追求,许多作品评析聚焦现实题材,关注生活本身,没有拘泥于原生态舞蹈,找到艺术的本真、创新,发现艺术,不仅在人文内心深处关注大地,孕育我们的自然、宇宙,也要关注人本身,聆听人内心的声音。

在精神价值方面,艺术在马克思理论中提到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有其本来的超越性。

精神价值方面,任何艺术语言剥开它物质的外壳,内里的核心一定具有意味、意义,例如今日谈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民族团结、藏族人民的坚韧等等,这种精神蓬勃的伟力,才得以支撑我们勇敢的走向未来。

最后谈到审美表达方面,作为艺术是一种特别美好的语言,是跳出一切学理、理性的感性,对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要把握一个均衡,否则艺术将变成一个口号式的传声筒,则艺术作品将无法入心、入肺的接收并内化成精神的力量,要保持一个中华审美的核心,把握“道”“技”的均衡。

针对部分学员在从作品出发,评析内容已经进入“离开表层的、文化内核的抵达哲学层面”的分析,在一个多元统一的局面的基础上进行深挖,也希望独特的藏族文化,也作为讲述中华文化故事的一个渠道,从辐射的范围,针对不同传播对象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传播方式,以传播的角度进行一个探索,让更多人了解藏族丰富舞蹈文化。

会后,扎西江措教授高度评价此次会议,并针对举办这次研讨会作了三点思考:首先表示一个学科需要许多支撑,要思维观念上有意识的为学科建设做出一些举措,例如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正是因为针对藏舞蹈而言,并没有系统性的针对藏族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论,要推进一个事物的发展,不仅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欠缺之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二是针对创作的第一生产力,要考虑到创作实施的方法、办法,最终去实施,这些阶段都需要我们带着理性的思维去看待;最后扎西江措教授倡导学员进行经典藏族舞蹈分析与总结,并形成相关文论,推动藏族经典舞蹈作品的评析。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