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献礼二十大:新时代藏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
2022年12月21日早上9:00-12:00,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献礼二十大:新时代藏族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系列讲座之《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工作”概念再认知》在线上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北京舞蹈学院王昕教授主讲,绵阳师范学院舞蹈学研究院扎西江措教授主持,本项目全体学员及各位专家、学者参与。
讲座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工作”概念的再认知;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田野“舞蹈”概念的确认。从这两个关键点出发,从而引深出更多的概念。
讲座伊始,王昕教授对田野工作概念进行了解析,他说田野工作是指“研究者以人类社会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实地考察,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主要目的,了解一社区、某一群体或某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活动和方法”。关于什么是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这一问题,王昕教授认为田野工作就是实地考察,参与当地人的生活,获得他们的是视角与观点,并通过你挖掘出来,求知其文化的本质并收集第一手资料。
其次,王昕教授讲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与田野工作之间的联系,他指出,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主体,时常与少数民族、民俗、民间联系在一起,无文字民族、非主流文化,很多用于修饰和限定这些舞蹈,想要调研这些舞蹈,就必须要去远离都市的乡村、山寨、牧区,通过现场访谈、居住体验、动态模仿等参与方式进行实地研究,并对这些搜集上来的舞蹈进行整理、加工、撰写、创作。因此王昕教授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民间采风”是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异曲同工的交织在一起。
随后,王昕教授对于“田野”概念内涵进行了反思。对于人类学或者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是不是一定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地方?一个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地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王析教授认为田野工作是追求真实的一个过程,以你的研究对象为基点进行现场调查,抓住不为人知的精彩细节,强调的是研究者身份身临实地,通过直接观察、深度访谈、居住体验等接入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对此,王昕教授说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田野调查也是如此,如果你研究的是以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那他授课的教室、排练的场地可能就是你的田野,“田野”无处不在,因此,并非远离都市的地方就是田野调查,研究对象在哪,你的田野调查就在那。
接着,王昕老师讲授了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舞蹈”概念的确认,他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陈述的“一词多意”或“多词一意”的“那一个”,可能还包含了唱歌、音乐、戏剧、杂技等诸多内容,往往无法分开的,可见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中见到的“那一个”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纯舞蹈。关于今天如何定义舞蹈,可以大致分为六点,即1、舞蹈表现媒介为舞动的身体,是流动的雕塑;2、舞蹈动作作为传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是舞蹈的语言;3、舞蹈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力量中畅游的运动人体;4、舞蹈是一种有节奏的、常合着音乐节拍的身体动作;5、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用以表达情感、思想、表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6、舞蹈是一门以运动的人体为主,综合音乐、美术、文学及声光等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等等。
之后,王昕老师强调了“舞蹈”只是一个西方术语和概念,当时的中国其实没有独立的舞蹈艺术,本来完整的东西,被刻意地打碎分开研究,这种“四分五裂”成为一种鉴定“舞蹈”与“非舞蹈”标准,用这个标准评判、审核,自然会让一些称之为“热巴”“果谐”“花鼓”等民间艺术形式无处安放。因此王昕老师提出了一个词,“中国式现代化”,这也让我们有所反思,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现如今,中国舞蹈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应该要有文化自信,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王昕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当下应该如何去面对田野中的“舞蹈”。他说在田野调查中,因为职业化“舞蹈”教育的先入为主,不经意地就会对其是不是“舞蹈”,能不能算作“舞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与偏见,往往都有可能被很“土”、“舞蹈性”不够、不具有挖掘性所忽略。因此,王昕教授认为应该将“原生态”或者“完整性”的状态描述呈现出来,而不是掐头去尾,在倡导文化多元的当下,对于“舞蹈”的概念更应该允许有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描述视角和自圆其说的言说方式。
讲座结束,王昕教授希望我们在田野调研中,无论研究是歌舞、乐舞、还是戏剧,都有必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不仅要研究舞蹈整体结构,也要研究舞蹈各要素自身的性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一个”深度的理解和全景式的认知。